第4章
关灯
小
中
大
由皇帝亲自拟旨,而是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丞相负责动笔。
“微臣遵旨。
”傅宗书下跪领旨。
北辰稍稍想了会儿道:“至于这祭天,此乃国家大事,也不得不行,这样吧,祭天地点改为南郊圜丘,由礼部负责。
明日,你们递个章程上来。
” “微臣遵旨。
”几名礼部的官员下跪领旨。
北辰又转向赵佶:“端王,朕知道你的字写得甚好,这祭天时所用祭文,就由你代朕写吧。
”虽然恢复紫微星君的记忆后,他也能写毛笔字了,但字迹与赵煦的却是大为不同,虽然能模仿,但也需要好好练习段时间,现在要紧的还是找个人代笔。
赵佶一听官家夸他字好,脸上的尴尬顿消,喜滋滋的领旨谢恩。
之后又听大臣说了些无关痛痒的事,北辰意兴阑珊,直接退朝了事,在这儿听他们溜须拍马,还不如去崇政殿看奏折,还有用些。
不过退朝时,北辰还是让贴身小太监曹瑞暗中宣召了御林军的现任总统领。
①,原著里诸葛正我是十八万御林军总教头,但是百度时发现教头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可诸葛正我看起来应该是高品级的官员,不然也不会掌管六扇门这种特殊部门了,所以我想原著里的总教头应该是总统领的意思吧?就用了总统领代替。
顺便附上教头的解释: 1.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
有“教头”、“都教头”之别。
单称“教头”者为一般教练,地位很低。
“都教头”亦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
如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禁军殿前司与步军司各置都教头。
同年,集合开封府界大保长,每十人置一教头教习武艺。
次年艺成,再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习保丁。
开封府集教大保长2,825人,每10人置教头1人,计设禁军“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
同年,于殿前司、步军司各置“都教头”,掌教习之事。
接近顾惜朝 在御林军的总统领被曹瑞领进来的时候,北辰并没有在看奏折,而是在看御林军里几个头领的资料,第一个就是他现在要见的人——余宏武。
余宏武是赵煦一手提拔起来的,原本只是个江湖草莽,武功不凡,一次被仇家追杀受了重伤,被出游时的少年赵煦所救,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宣誓效忠赵煦,成为了赵煦身边的护卫,虽然为人木讷,却极重情意,忠心不二,是赵煦的心腹,深得赵煦赏识,从一个普通护卫提拔到了现在的御林军总统领。
从赵煦的记忆里,北辰知道这个余宏武是能信任的人,在现在这个时候,也是唯一能让他派遣去
“微臣遵旨。
”傅宗书下跪领旨。
北辰稍稍想了会儿道:“至于这祭天,此乃国家大事,也不得不行,这样吧,祭天地点改为南郊圜丘,由礼部负责。
明日,你们递个章程上来。
” “微臣遵旨。
”几名礼部的官员下跪领旨。
北辰又转向赵佶:“端王,朕知道你的字写得甚好,这祭天时所用祭文,就由你代朕写吧。
”虽然恢复紫微星君的记忆后,他也能写毛笔字了,但字迹与赵煦的却是大为不同,虽然能模仿,但也需要好好练习段时间,现在要紧的还是找个人代笔。
赵佶一听官家夸他字好,脸上的尴尬顿消,喜滋滋的领旨谢恩。
之后又听大臣说了些无关痛痒的事,北辰意兴阑珊,直接退朝了事,在这儿听他们溜须拍马,还不如去崇政殿看奏折,还有用些。
不过退朝时,北辰还是让贴身小太监曹瑞暗中宣召了御林军的现任总统领。
①,原著里诸葛正我是十八万御林军总教头,但是百度时发现教头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可诸葛正我看起来应该是高品级的官员,不然也不会掌管六扇门这种特殊部门了,所以我想原著里的总教头应该是总统领的意思吧?就用了总统领代替。
顺便附上教头的解释: 1.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
有“教头”、“都教头”之别。
单称“教头”者为一般教练,地位很低。
“都教头”亦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
如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禁军殿前司与步军司各置都教头。
同年,集合开封府界大保长,每十人置一教头教习武艺。
次年艺成,再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习保丁。
开封府集教大保长2,825人,每10人置教头1人,计设禁军“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
同年,于殿前司、步军司各置“都教头”,掌教习之事。
接近顾惜朝 在御林军的总统领被曹瑞领进来的时候,北辰并没有在看奏折,而是在看御林军里几个头领的资料,第一个就是他现在要见的人——余宏武。
余宏武是赵煦一手提拔起来的,原本只是个江湖草莽,武功不凡,一次被仇家追杀受了重伤,被出游时的少年赵煦所救,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宣誓效忠赵煦,成为了赵煦身边的护卫,虽然为人木讷,却极重情意,忠心不二,是赵煦的心腹,深得赵煦赏识,从一个普通护卫提拔到了现在的御林军总统领。
从赵煦的记忆里,北辰知道这个余宏武是能信任的人,在现在这个时候,也是唯一能让他派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