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关灯
小
中
大
如此一来,兄弟两家完全可以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谁都不必抱怨她这个母亲处事不公了。
自打丈夫去世,贾母一直存着得过且过的心思,只关起门受用这富贵满眼,子孙满堂之乐,可惜她活一日还得操一日的心,但愿孙儿们早些成人,挑起大梁吧。
贾母虽溺爱宝玉,却也知道珠哥儿才最指望得上,而琏哥儿心眼儿活,在庶务上颇有些长处。
等儿子们各怀心思地告退,她特地把贾珠贾琏留了下来,仔细嘱咐了一回,“都好生读书。
请你们姑父给你们荐个好先生。
” 贾琏和贾珠兄弟俩从祖母的院子出来,这对难兄难弟不免相视苦笑。
妻子和母亲动用公中银钱放贷,坐收利息……二人知道那会儿都是又惊又怒,这些日子在外面也没少听些冷嘲热讽,祖母让他们闭门读书,倒是遂了二人心愿:避避风头也好。
却说贾母写给女儿女婿的信刚出家门,贾琏和贾珠眼见着他们的二叔、父亲贾政匆匆赶来,还因为步子匆匆而脑门见汗。
而贾政带来的消息更让这哥俩精神一震:七皇子赵之桢召见。
☆、第十二回 七皇子赵之桢召见自己两个哥哥,元春这边当然收到了消息----还是赵之桢先打发了个伶俐的内侍,亲自过来向元春禀报的。
他有心提携爱妾的娘家兄弟,何苦瞒得死紧?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元春一点都不担心亲哥哥贾珠,可堂哥贾琏……却是一言难尽了。
固然他贪财好色,但为人行事好歹都有底线,并不肯轻易害人性命,只凭这一点就比大伯贾赦和嫂子王熙凤强了太多。
也正是因为不害命这一条,将来在办差时真要出了什么岔子,总有个收场的余地。
不过哥哥们到来之前,她得跟赵之桢交个底不是? 于是书房里的赵之桢终于等来了“元春打发来请他说话”的大丫头抱琴----要不是王爷在外书法待着,元春肯定会亲自出面,毕竟是她有求于人呀。
赵之桢果然应邀前来。
元春把他迎进房里,先亲手奉了茶,才坐到赵之桢对面,老实道,“妾身娘家哥哥为人很好,学问也过得去。
”
自打丈夫去世,贾母一直存着得过且过的心思,只关起门受用这富贵满眼,子孙满堂之乐,可惜她活一日还得操一日的心,但愿孙儿们早些成人,挑起大梁吧。
贾母虽溺爱宝玉,却也知道珠哥儿才最指望得上,而琏哥儿心眼儿活,在庶务上颇有些长处。
等儿子们各怀心思地告退,她特地把贾珠贾琏留了下来,仔细嘱咐了一回,“都好生读书。
请你们姑父给你们荐个好先生。
” 贾琏和贾珠兄弟俩从祖母的院子出来,这对难兄难弟不免相视苦笑。
妻子和母亲动用公中银钱放贷,坐收利息……二人知道那会儿都是又惊又怒,这些日子在外面也没少听些冷嘲热讽,祖母让他们闭门读书,倒是遂了二人心愿:避避风头也好。
却说贾母写给女儿女婿的信刚出家门,贾琏和贾珠眼见着他们的二叔、父亲贾政匆匆赶来,还因为步子匆匆而脑门见汗。
而贾政带来的消息更让这哥俩精神一震:七皇子赵之桢召见。
☆、第十二回 七皇子赵之桢召见自己两个哥哥,元春这边当然收到了消息----还是赵之桢先打发了个伶俐的内侍,亲自过来向元春禀报的。
他有心提携爱妾的娘家兄弟,何苦瞒得死紧?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元春一点都不担心亲哥哥贾珠,可堂哥贾琏……却是一言难尽了。
固然他贪财好色,但为人行事好歹都有底线,并不肯轻易害人性命,只凭这一点就比大伯贾赦和嫂子王熙凤强了太多。
也正是因为不害命这一条,将来在办差时真要出了什么岔子,总有个收场的余地。
不过哥哥们到来之前,她得跟赵之桢交个底不是? 于是书房里的赵之桢终于等来了“元春打发来请他说话”的大丫头抱琴----要不是王爷在外书法待着,元春肯定会亲自出面,毕竟是她有求于人呀。
赵之桢果然应邀前来。
元春把他迎进房里,先亲手奉了茶,才坐到赵之桢对面,老实道,“妾身娘家哥哥为人很好,学问也过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