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邵氏历史(第一更)

关灯
    是,邵逸夫看着邵华阳,微微笑道“阿阳,今天大家一家团聚,你想不想听听爷爷的发家史” 众人一愣,心道老爷子从前从没跟阿阳过以前的事情,阿阳也从来不管这些,可现在这个时候居然要给阿阳讲什么发家史,这是咋回事儿 邵素雯和邵素云自从和自己的丈夫分别离婚之后,平时就知道疯玩儿,没啥心机,自然想不通这点,不过邵维铭、黄美珍和董梦瑶一下子就明白过来,邵逸夫要给邵华阳讲述无线、邵氏和自己的历史,分明就是要邵华阳多了解一下邵氏和无线,将来可以更有利的继承它。

     而邵华阳也不是笨蛋,霎时间也明白了这点,心中大喜,道“那好啊爷爷,你就给我讲讲吧” 邵逸夫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好吧不过爷爷的故事可是很长的啊你要慢慢的听啊” 接着,邵逸夫的情绪放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的时光,脸上露出了神往之色。

     “二世纪初叶,正是中国商人最鼎盛最活跃的时期。

    而濒临东海之滨的浙江宁波,素来又是商贾云集之地,得海上门户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闻天下,自古就有无宁不成商之” 邵逸夫微笑着缓缓道,“爷爷出生在宁波镇海一个富有的家庭,我的父亲,也就是阿阳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银,号玉轩,是个在上海从事颜料业务的漂染商人,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

    因为经营有方,自然财源茂盛,生意兴隆。

    我是邵家的第六个子女了,男儿中排行第四位。

    当时爷爷还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给前三个儿子的取名习惯,给我这个六儿子取名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

    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 邵维铭等人对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华阳却是知道的不多,当下似乎忘记了一切,听得非常的认真。

     “三个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国传统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论列中。

    我们五个兄弟分别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爷爷我10岁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学高人给我看过相后连连称奇,我形相清奇,骨格异常,背部丰厚类似驼峰,天庭高广,额角峥嵘,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见,必将富贵,属鹤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我虽然年少,但他已详细观察过他的一举一动,发现我的每一个特征都符合鹤形。

    我走起路来,步大而轻快,走路姿势特别,与众不同,非常有型有格。

    在相学上讲,凡是像某一类禽兽的属性,都称“变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会飞黄腾达。

    而我之相,属于“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贵相,将来定是出将入相的超群者。

    所以云人物嶙岩,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这位相师真的很灵,如今他的事情都实现了。

    爷爷长大后曾经派人去找寻过他,可惜,一直都没找到” 邵逸夫不无遗憾地道。

     邵华阳则是心想算命的给富贵人家算肯定要好话,只不过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贵,应征了他所的话,不过此话邵华阳可不敢出口。

     邵逸夫继续道“而很快的,爷爷我也长成了大人,我被父亲送到了上海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读书。

    新式教育的洗礼和熏陶,同那迂腐陈旧、呆板僵化的私塾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爷爷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我犹如破土的新笄,拚命吮吸知识的甘霖,眼界豁然开朗,思维也变得超前许多。

    很快,我便操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有一天,爷爷放学回来,跟你大爷爷仁杰我想改名字,因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双声叠韵,不太好念。

    且“楞”与“棱”相同,不少人还不认识。

    经常有人将爷爷喊作“邵仁方”岂料,你大爷爷也有意要改名字,我们我们俩不谋而合。

    于是,我俩找来另外二位兄弟商议。

     我们兄弟四个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后才决定,我大哥号醉翁,二哥号邨人,三哥号山客,我号逸夫。

    自此,邵逸夫这个名字正式和爷爷挂钩” 邵逸夫着,眼神闪烁,似乎回忆起了当年兄弟几人无忧无虑。

    嬉戏欢笑的年轻岁月。

     “后来,我们兄弟几个相继成人,父亲有意让我们继承他的事业。

    只可惜,儿大不由父。

    我们这群孩子们胸存鸿锅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飞,去实现自己五彩斑斓的梦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产业坐吃山空。

    我们与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无法统一。

    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尽精力、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