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关灯
    清浅睡意被惊破,赵肃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前背光站着一人,不由眯起眼睛辨认。

     “小师兄?!” 元殊好整以暇:“我们在京城忙死忙活,你在这里倒是好梦正酣。

    ” 赵肃把身上薄毯掀开,拉他一并坐下。

    “我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 元殊哼道:“我看你是日日闲,难为陛下天天催问我们,你什么时候上京,你倒好,累得我千里迢迢跑来宣旨!” 赵肃挑眉:“宣旨?” 元殊冷不防道:“赵肃接旨。

    ” 他肃然起身下拜。

    “臣接旨。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太子太傅赵肃,入朝十数年有余,宇量凝邈,志识明劭,果敢任事,政术有闻,战功卓著,宜进太师,赠上柱国,加丹书铁卷,着即日进京,总摄国政。

    钦哉!” 赵肃有些回不过神。

     丹书铁卷,说白了,就是免死金牌,当然不是所有罪责都可以免除,但只要不是谋反大罪,只要明朝没有亡国,一旦拿出铁卷,就可以抵消刑罚。

     但这也就罢了,还进太师,赠上柱国,瞧那模样,若不是封了公侯之后不能干预政事,只能领兵,皇帝只怕也会再加封个公侯之类的爵位在他头上。

     “这封赏,是不是太重了些?”他接了旨,起身拿过元殊手里的手谕,看了又看。

     “以你的功劳,这些封赏,并不为过。

    ”元殊如是道。

     赵肃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京城里出了什么事?” 元殊笑起来:“能有什么事,你这人就爱多想,陛下的旨意可拖延不得,收拾收拾,赶紧和我上京吧!” 赵肃想了想,道:“那先去福州拿点东西吧。

    ” 元殊道:“在哪儿拿,派人去不就得了?” 赵肃笑道:“还是自个儿去比较好。

    ” 元殊欲言又止,终是没有说话。

     收拾行囊不费什么功夫,赵肃本身要带的东西不多,都有赵吉等人在忙活,但母亲陈氏不舍得他又要远行,准备了不少土仪,也给元殊备了一份,如此耽搁下来,到了第三天才准备妥当上路。

     一行人先到福州,赵肃拉着元殊,直奔城中一间玉器铺。

     掌柜的见了赵肃,忙过来招呼:“赵爷,您的东西早就备下了,今早刚刚才送过来。

    ” 赵肃也笑道:“看来我来得正巧。

    ” 掌柜忙让伙计拿出一个锦盒。

    “你瞧瞧,可还满意?” 元殊不知什么东西,竟劳动赵肃如此重视,见他打开锦盒,便也凑过来看。

     只见绸缎之上,放了一根冰糖葫芦,红得晶莹剔透,光华天成。

     “这是……?”他忍不住伸手一摸,冰润圆滑,竟是玉石雕刻而成,如果不仔细辨认,竟似真的一般。

     掌柜见他吃惊,也有些得意:“这是用上等和田白玉,缝在刚出生的小羊皮下,等过几年它长大了,再把玉取出来,这时候玉石已经浸透了羊血,所以才能呈现红色。

    ” 元殊不可思议:“好好一块血玉,你竟用来雕成冰糖葫芦?” 赵肃但笑不语。

     出了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