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关灯
    风雨,沸沸扬扬,赵肃一直在家里冷眼旁观,直到即将尘埃落定,他思量再三,终于决定进宫一趟。

     朱翊钧这些日子一直没法抽空出宫,一听说他来了,心头欢喜得很,结果听到赵肃的来意,笑容立时凝结在脸上。

     “陛下,臣妻病故,臣请归家为其奔丧。

    ” 作者有话要说: ———心绪来潮的历史小随笔——— 本章里头说到两对人物——汉武帝与金日磾,唐太宗与阿史那社尔。

     关于这两个少数民族将领,百度都有,我就不赘述了。

     金日磾是匈奴某部落的太子,沦为官奴。

     后来受到汉武帝重用,甚至被汉武帝托孤封侯,古往今来,可谓殊荣。

     但我更喜欢的是唐太宗与阿史那社尔这一对。

     为什么呢,因为在看这一对的故事的时候,感觉是很阳光,很温暖的。

     阿史那社尔终生维护国家统一,并且非常崇拜唐太宗。

     他主动向为唐皇殉葬,说要追随到地下效忠。

     结果唐太宗也早有料到,特地嘱咐儿子李治,让他要劝住阿史那社尔,不能让他寻死,甚至还在昭陵留了个位置给这位异族臣子。

     咱先别说这娃是不是愚忠,单就他主动殉葬来看,如果不是唐太宗的人格魅力,怎么会让人追随至此? 一个君主的胸襟,就决定了这个朝代的包容性。

     遥想当时的唐朝,何其令人向往。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第142章 “何时去的?”朱翊钧惊讶道,忽而发现自己语气有点雀跃,忙又补了句:“你节哀顺变。

    ” 赵肃点点头,面色凝重,倒没多注意。

    “臣妻是月前去的,她生前在老家操劳家务,服侍婆母,臣没有将她接来享福,已是不该,如今她病故,于情于理,都该回家一趟为她料理后事,还请陛下恩准。

    ” 朱翊钧道:“朕派人回去代你料理后事,必极尽哀荣,你就别回去了吧,依大明律,夫为妻服丧一年即可,也不必守孝的。

    ” 赵肃叹了口气:“陛下,如今情势,我若执意留任,有害无益。

    ” 朱翊钧哼道:“谁敢饶舌!你那弟弟,朕都替你打发了,他自打嘴巴,想来其他人也没什么话说!” “臣一日不走,想让臣走的人就不会死心,倒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若日后陛下有需要,也可快马传召臣进京的。

    ” 他算好这个时间走人,不仅仅是因为陈蕙的死,而是因为现在新政已经慢慢上了正轨,一旦没有外来干扰,原本就不稳固的内阁团体马上会出现内斗的局面,就像现在,张居正与张四维联合起来对付他,只要自己还在内阁一天,绊子就不会少,到时候只会出现一种后果:那就是大家的精力都在互相倾轧中消耗殆尽,从而直接导致新政的失败,那么赵肃所有的努力,连带张居正的成果,都会付诸东流,重蹈历史的覆辙。

     每个人的仕途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官位越高,风险越大,在当年号称“官场不倒翁”的徐阶身上,也曾经发生过几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