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最终,故事的主人公,那对年轻的兄弟中的弟弟,为什么会看见红色的莉莉丝?联系故事的前后文,或许,造成他这个变化的正是神父。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

    ” “……” 除了这些褒义的言论,贬义的掐这篇小说的言论也不少。

     “这个故事处处都是疑点,直到最后,也没有交代清楚事实的真相,反而是留下了更大的谜团。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作者另一种写作的方法,故意设下悬疑,引人入局?却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

    ” “人性?不,我在其中只看见了作者对虚伪的神父的推崇,他很喜欢这个人物,不难看出主人公对于神父的好奇,进而一步步踏入神父的引诱之中,聪明的人,这时候就该躲得远远的,而非自投罗网。

    愚蠢的主人公,愚蠢的作者!” “上帝不会原谅你的!该死的,写出这个故事,侮辱了神父,玷污教堂,哗众取宠的作者!你该下地狱!” “……” 这篇小说自攀登之后,就引起了热议。

     喜欢它的人,奉为经典,认为这是深刻的阐述了人性,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虽然作者的文笔尚且稚嫩,其中不乏很多错误,但是瑕不掩瑜,这依然是一部好的小说。

     而不喜欢的人,掐的更厉害,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哗众取宠,以新奇的故事和写法,博人眼球。

    一时间,掀起了一片文艺界的骂战。

    正所谓一粉顶十黑,然而文艺界这群靠笔杆子吃饭的人,嘴皮子也不弱。

    这文人骂起战来,是丝毫不输于菜市场的那些大妈,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并且火药味十足。

     一时间,是腥风血雨,整个文艺界因为这么一篇小说吵了整整一个月。

     作为处于引起了这番腥风血雨的小说的作者,叶郗本人倒是……风平浪静,没受到什么影响。

    主要是报社很有先见之明的保护好他的地址,否则……估计分分钟就被那些狂热的宗教分子给砍死了。

     作为造成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叶郗反而是安然的不受影响,这几天他每天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捧着纽约各种的报纸,在上面看那些文艺界的大牛们骂战。

    那激烈的对骂,浓浓的火药味,叶郗相信要是他们现在是面对面,肯定就撩起袖子,赤膊上阵,打了! 啧啧,叶郗是看的瞠目结舌,啧啧称奇,这些文人,气急了和菜市场的那些泼妇也没啥区别。

     总之,不管如何,他火了。

     一文而红,一炮而响。

     虽然是黑红,黑红的…… ******************************************************************************************************************* 这篇小说最终造成的影响,远超叶郗和报社的想象。

     它被无数的报纸杂志给转载,不止是纽约,甚至是不止是美国,无数的地区,无数的国家都出现了这篇小说。

    虽然并非是每一个地方都像纽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