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关灯
    朝中大臣指责她干涉已亲政的皇帝过多,她便以退为进,反过来用同样的说辞,让其他辅政的大臣也不要干涉皇帝。

     被反将一军的宁王愣在当场,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分明就是想借这一招,将自己赶出朝堂! “宁王。

    ”华太后温声说道,“宁王年事已高,听闻近来身体不好,前些日子请了太医前去诊治,不知道身体好了没有?” 宁王喉头被哽住一般,面色凝重地回道:“谢太后关心,臣不过是一些小病,当日喝下药便大好。

    臣愿为兖朝死而后已,哪怕力竭病重死在朝堂上,也算尽了最后一份力。

    ” “宁王一片赤胆忠心,真是百官之楷模。

    ”华太后感慨一声,似乎从帘幕后传出一声叹息。

     再次开口,她的声音多了几分慈悲:“文帝当初也是如此,不听劝告,日夜操劳于政务,积劳成疾,早早离去,留下我一个寡母,不知如何是好。

    若非宁王与诸大臣协助,皇帝也不能进步如此快,我是感激宁王与各位大臣的。

    如今皇帝能够独当一面,我又怎么忍心看着宁王劳累?” 华太后顿了顿,锐利的双眼观察着帘外的变化,宁王似乎还没回过神来,她满意地继续说了下去。

     “我同皇帝商量过,虽然宁王早有封地,但至今已有二三十年,不如再为宁王另选几个富庶之地,宁王可以挑一个作为封地。

    宁王今年得了第二个孙子,三代同堂,喜事一桩,不如早日卸下重担,去往封地,正好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

    ” 这样的场面,何其熟悉? 班贺回想起,当年文帝坐在高处,含笑询问老臣身体是否康健,劝老臣自己放手权力。

     这对母子俩不愧血脉相连,兵不血刃的招数,如今在他眼前又上演了一遍。

     宁王面色几乎控制不住,阴了半边脸,竭力控制双手的颤抖,说道:“臣还能为国效力,总有用得着臣的地方……” 华明辉大喝一声:“宁王!难道你是认为,陛下没有你辅政,便不行?” 宁王横眉怒瞪他,咬牙说道:“臣没有这个意思。

    ” 华明辉咄咄逼人:“那你是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利,舍不得离开朝堂?”他回头环视满朝文武,指着宁王说道,“看见没有,真正想把持朝政,抓住权力不放的奸臣,自己跳出来了!” 为朝廷鞠躬尽瘁大半辈子,却被当着众人的面指为奸臣,宁王双目赤红,紧抿颤抖的唇,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望着龙椅上刚满二十岁,年轻得青涩的皇帝,目光中暗含祈求。

     但接触到皇帝的目光,他如遭当头棒喝,冰水临头浇下,瞬间一个激灵。

     赵青炜的双眼平静沉稳,没有一丝杂质。

     自然,也看不出对他有任何担忧或紧张。

     他以为青涩的皇帝,在他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这副有城府的模样—— 他分明为皇帝分担了那么多,在皇帝刚登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朝政是他处理的,奏疏是他批阅的,有时甚至点灯到天明! 皇帝考虑不周全的,他都会帮皇帝考虑到,处理得更稳妥。

    为什么,皇帝会眼睁睁看着他被这群小人逼走,无动于衷? 难道,留他在身边作为助力,还不如那些兴风作浪的小人吗? 华太后与皇帝商议将他送去封地养老的事,皇帝就没有为他说过一句话? 宁王喉头一股甜腥味,几欲吐血。

     他终究没有吐出血来,急火攻心,呼吸一下比一下艰难,眼前一黑,向后倒去。

     最先发觉宁王异样的是班贺,在他身形有些不稳的时候就已经冲了上去,一把接住了即将后脑着地的宁王。

     皇帝这时才动作起来,焦急走下玉阶,口中疾呼:“快传太医!” 帘幕动了动,华太后抬手拨开一点,看了眼台下一片混乱,将帘幕放了回去。

     毫无预兆出现在朝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