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

关灯
    躺在帐篷里,陆旋有些睡不着,只是夜探一户,就听见那样耸人听闻的事情,还不知明日见到的,会是何种惨像。

     天微微亮,军队就整装待发,何承慕眼下一片青黑,估摸着昨晚一夜没睡。

     何承慕磨磨唧唧蹭到陆旋身边:“将军,尸臭味几天能散啊?咱们找个地方洗个澡吧?” 陆旋:“吓傻了?有水给你洗澡,能叫旱灾?你上了那么多回战场,尸臭味不是早该闻惯了?” 何承慕嘴角颤抖:“单闻闻,是可以忍受,那玩意儿可不兴吃进嘴里啊!” 陆旋:“……我命令你,忘掉它。

    ” 何承慕呜呜地哭,要是能马上忘掉,他才是最希望忘记的! 队伍往村里进发,所看到的场景比昨夜更惊心动魄。

     随手抛弃在野外的白骨,不知被什么野兽啃食过,骨头表面留下了齿痕。

     若是昨晚之前,何承慕坚信那一定是野狗,但经过昨晚,他不那么确定了。

     一股风卷来前方的气流,总觉得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天色阴沉却无雨,空中挂起一阵阵的黑风,奇异的景象吸引了众人目光。

     陆旋凝神看去,那股黑风是切实存在的东西,随风飞舞着的,是饿殍被分食后留下的毛发。

     村中并不比昨晚更热闹,老弱妇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寻找着任何可以入口的东西。

    仅存的几个壮年则如秃鹫般审视着这些人,估算他们还能存活几日。

     白骨露荒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这里或许就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灾情传到朝廷中央时已经大面积发生,受灾严重的根本支撑不到政府施赈。

     受灾的人要么成为流民逃向别处,留下的要么饿毙,要么成为吞食他人的人。

     见到外来者,村里人甚至都不会躲避,只是站在原地,用渴望的眼神盯着运粮的车,顾忌着官兵手里的武器,不敢上前。

     陆旋找到村里的里长,那位里长虽然不算白胖,但在面黄肌瘦的村民中,称得上面色红润。

     陆旋不知他是私藏了粮食,还是同那几个地痞一样,吃了些不该吃的,但现在陆旋需要有人协助,施粥布粮。

     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从里长口中得知村里剩下的人口不多,所需要的粮食相应减少,陆旋半途动用部分赈灾粮,不会导致数量大减。

     这些粮食,不能直接下发到村民手中,否则必定会出现争抢事件,必须有人负责每日熬粥分发。

     陆旋不能久留,将部分粮食留下交给里长,再派人通知县官遣人来监管。

    只要撑过这段时间,朝廷后续还会有赈济送来。

     他所能做的暂时只有这些,他要尽快抵达州府衙门,才好让熟知地方详情的州官统一调配。

     两日后,陆旋抵达胤州州府,当日一到,便督促当地官府核赈。

     赈灾粮食不足的情形下,核赈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虽然都是受灾灾民,却有先赈、次赈之分。

     靠田地吃饭的农人,地里不产粮食,就断了生计,是在先赈之列,而城中商贩不靠天吃饭,可以稍缓,在次赈之列。

     农人所受到的灾害,是会持续增加的,不是看眼前就能填补。

     现已入秋,若是赈灾期间不下雨,没了秋收,赈灾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得持续到翻过冬日去,待明年春耕夏收才有第一批粮食。

    因此核赈宁可报重,不可报轻,宁滥不遗。

     陆旋来这一趟,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四五个月,全得看老天的心情。

     这比渝州救水还要令人一筹莫展,至少洪水能挖渠分泻,大旱饥荒只能不断往这里调粮。

    无底洞似的,一日粮不到,就得饿死成千上万的人。

     城中州官统筹计划粮食分配,先赈名额必须核实清楚,这件事陆旋不好着手,得交给地方胥吏,他只能派人跟着。

     地方乱,就会有人投机,生出各种歪心思。

    地方胥吏很有可能与乡民串通,乘机舞弊,肆意操纵,捏造户口,更是会中饱私囊。

     本地乡民也未必都是良善之人,需要有人监管,陆旋将分配粮食交给州府,自己就从这些方面着手,从旁协助,另外派人寻找水源,解决问题。

     到了这时候,陆旋暗暗滋生些许感慨,若是祈雨祭天能成真,他也情愿相信一回。

     尽人事听天命,即便如今爬到这个位置,这种不可控感仍是让人失落。

     这场赈灾持续到了九月初,陆旋带人寻找到几处水源,只能勉强够一地使用,要想从根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