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关灯
    竹冈看向周围,官员们依然低头不与他对视,仿佛从一开始便没有抬起过。

     班贺站在俞燔身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不免觉得在此情形下势单力薄的戴竹冈可怜,但很快收回了仅有的一点同情心。

     官场如战场,勾心斗角从来如此,所作所为皆为权势私心,没有谁是可怜人一说。

     这位李侍郎出身门第,进士及第进入官场,有些手腕,多年来官运亨通,权势人脉都不缺。

    对于陆旋而言,是个极难对付的对手。

     不,现在的他们根本无法成为对手。

     思索间,内侍前来传话,官员们各自归列,排成整齐队列,等待皇帝接见。

     朝臣谈论的政务多半是班贺插不上话的,工部之事也有俞燔这个尚书代言,他便戳在原地当一个光听不说的哑巴。

     忽然,班贺听见皇帝唤了一声兵部尚书。

     “冯尚书,朕听闻老尚书前些日子身体抱恙,歇了些时日,今日上朝,身体可还硬朗?”赵怀熠语气温和,俨然一位关切老迈臣子身体的仁君。

     班贺稍稍抬眸,皇帝关切臣子是否安康理所应当,可在这朝堂上,问起老臣身体,绝非一件寻常事。

     兵部尚书冯攸仁听见问询,连忙上前一步,先谢过皇帝关怀,立时心中领会皇帝言语中潜藏的意思。

     他久居官场,是三朝老臣,不说功勋卓越,也做出不小政绩。

    病中皇帝还派人去看望过,对他这位老功臣有几分尊敬。

     可再尊敬,也不能保证皇帝需要他这个臣子,这回问出这句话,显然是在试探他是否还能继续担此重任。

     冯攸仁抬头,朗声说道:“圣上,老臣虽年纪大了,但身体并无大碍,前些日子不过是些小病,痊愈之后便又生龙活虎的了。

    不信,您瞧。

    ” 他说着,便要证明自己一般,抬腿便是一跳,当着众臣的面,大跨步在人前走动,活动着四肢腰身,甚至放下笏板想要来个空翻。

     赵怀熠忙叫人搀扶住他,让一个年迈老臣在朝堂上如此卖力表现,万一真出了什么事闪了腰,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老尚书有些气喘,面上却硬撑着,不肯服老。

    皇帝无奈笑笑:“老尚书以身报国,是朝中栋梁,忠良之心多年未变,老当益壮,不减当年,万望老尚书保重身体。

    ” 对老尚书安抚一番,皇帝退场,朝会便就此散去。

     这一出试探差点就成了小闹剧,虽在老尚书强硬表现下未能继续,但皇帝的意思已经传达到各人眼中——老尚书年事已高,是时候退位让贤了。

     跟随俞燔走出宫门,班贺若有所思,尚未明白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忽然回神,发觉上司正回头看着自己,笑笑拱手一礼。

     俞燔回以一笑,转回头去,轻声说道:“冯尚书多年来鞠躬尽瘁,为朝廷尽心尽力,为人清廉,可惜太过贪恋高位,才会有今日堂上这一场面。

    若是再不能放手,恐怕,晚节难保。

    ” 班贺想了想:“君心难测,进退之度,难以把握。

    老尚书不过是想,为朝廷尽最后一份力罢了。

    ” “是啊,君心难测。

    ”俞燔认同地点头,心中被那一幕触动,轻叹一声,“我不图位高权重,只想能全身而退,有个善终。

    ” 他似乎意有所指,班贺笑容不改:“部堂光明洞彻,定能如愿。

    ” “可有些时候,入场便如陷泥淖,被裹挟其中,再难脱身。

    ”俞燔语气沉重了些,“有些人适合为官,有些人不合适。

    你原意只想待在虞衡司,可惜这不由你决定,你的为难我也看在眼里。

    这官场,不适合你。

    ” 班贺嘴角笑容收敛了些,随即缓缓扩大,眼眸清明:“可我,已经身在其中了。

    ” 俞燔再度回头,已显出几分老态的双眼并未包含任何苛责:“你执意为官定然有你的想法,只是一句告诫,当退则退,休要越陷越深。

    ” 班贺点点头,语气认真眼神狡黠:“部堂言之有理。

    可部堂,您太瞧得起我了,我不过随时可以取而代之的工匠出身,泥淖就那么点位置,哪儿轮得到我涉足深处?” 俞燔笑起来,一声是啊随着叹息一同出口:“旁的人,还够不上呢。

    ” “部堂,我还有一事相求。

    ”班贺说。

     俞燔提起眉梢:“什么?” 班贺毕恭毕敬:“您那马车,捎下官一程?” 俞燔大笑几声:“来吧来吧。

    你这工匠出身的工部侍郎,连辆马车都造不出来,简直不成体统。

    ” 班贺眨眨眼:“我若用工部侍郎的职权造自己的马车,怕是更不成体统。

    ” 俞燔思索一番,忍俊不禁。

     堂堂工部侍郎,就图一辆马车,确实挺没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