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关灯
小
中
大
何承慕摇摇头:“不知道。
或许和人一样,煮了喂给窑神喝。
” 外敷药膏,内服汤剂治疗外伤,都是吃五谷杂粮会喘气儿的,应该出不了大错。
方大眼煞有介事:“村里老猎户说过,那些山里的野狐子、野貉可机灵了,受伤、中毒都会自己去找草药吃,这些药给窑神应该不成问题。
” 实在不放心,那就一次少喂点,观察几天,有不对劲就马上停药,死马当活马医呗。
那仨人扎在一起,研究怎么给一只耗子喂药,一口一个伍长,郑必武抱着胳膊:“瞧你们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这么点见识。
一点小恩小惠就能笼络人心,把你们给收买了。
” 再好的性子,几次三番冷言冷语相对,也是有脾气的,何承慕本不想与人交恶,还是忍不住反驳:“伍长救了窑神,这不是小恩小惠,是大恩大德!” 袁志站出来,反唇相讥:“说得这么起劲,可你连一点小恩小惠都没有给我们过。
” 有了同伴,何承慕越发有底气:“就是。
你要能给我们好处,我们也听你的。
” 方大眼不算能言善辩,虽不说话,但坚定站在何承慕他们一方。
前几天还被耗子吓得蹦上桌,这就同仇敌忾起来,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好糊弄还是淳朴。
施与恩惠不一定能收拢人心,但有一致对外的目标肯定能。
郑必武这就成了集火的靶子,反倒助力那几个团结起来,他不免好笑,满不在乎地挥着手:“去去去。
谁要你们听我的,我可不和你们一路。
” 现在看来,这无聊的营房好像还能凑合再待一段时间。
陆旋跟着孙世仪来到总兵府,孙世仪在大门口停步,让他自行进去,自己转身回了营地。
陆旋轻车熟路,在后院见到了多日未见的骆忠和。
骆忠和在家中未着甲,身穿一件窄袖常服,简练方便,手里翻看着一份帖单。
见陆旋到来,忙招呼他坐下,问起营中近况,是否习惯。
陆旋言简意赅,只道并无不习惯之处。
骆忠和笑道:“那就好。
你觉得,和你同伍那几人怎么样?” “将军是想问方大眼?”陆旋问。
骆忠和伸出两指点了点:“聪明。
” 陆旋直言不讳:“此人有难得的虎力,勇猛异常,空手对刃毫不胆怯,对练时越战越勇,可为先锋。
” 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不数出。
能被骆将军问起,显而易见,得到提拔只是找个机会的事。
但军中不比其他,在叙州营地想要得到晋升,只能凭借战功,否则难以服众。
陆旋思索片刻,问道:“小侄听孙校尉说起过越泽与蜑邦之争,事情平息了吗?” “那些南蛮相争已是常事,不值一提,我军抵达不出三日,便已平事。
”骆忠和轻描淡写。
“这只是暂时的,出兵镇压并不能完全解决事情,他们迟早还会再闹。
这样反复,争斗不平,对此地百姓不是好事。
”连吴大夫采药都不能随意出城,在陆旋看来,镇压治标不治本。
骆忠和沉声道:“你以为,他们为何要争斗不休?” 陆旋斟酌一番:“小侄对此了解不深。
听闻,越泽、蜑邦当年还是同一个首领。
因头人亡故,两个儿子相争,才最终分化为两族。
” 骆忠和:“不错。
在我们眼中,他们一概是南蛮子,不分孰优孰劣。
可在他们自己看来,本族与他族有天壤之别,即便越泽与蜑邦同根同源,现如今也划清界限,成了水火不容的两股势力。
只要形成团体,他族便是异类。
” “这道理在哪里都是相通的,与异类相争、抵抗是生存本能。
小到这两个部族纷争,大到朝廷对治下南蛮各族的制约,再往大了说,我朝北疆数十年如一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与北戎部落对峙,亦是这个原因。
” 陆旋只是一介草民,他能明白对立相争的道理,却不曾了解到上位者如何看待这些事。
此时骆将军的话让他意识到,不同位置看到的事情截然不同。
“大争不行,不争也不行。
”骆忠和意味深长,“若是他们相处平和,抱作一团,该忧虑的,就该是大兖了。
那时候,才是真正让百姓陷入灾难里。
” 两族相争事小,站在朝廷的立场,甚至可以称之为南蛮各部的家务事。
若他们联合壮大,有了对抗朝廷的野心与能力,被针对的异类就成了朝廷,遭难的就是大兖百姓。
镇守边关要做的不全是镇压,最重要的是制衡。
不能引起大乱,且保证朝廷地位凌驾于各部族之上,小争端不可避免,必要时,朝廷的人还要充当暗中拱火的角色。
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陆旋消化着这
或许和人一样,煮了喂给窑神喝。
” 外敷药膏,内服汤剂治疗外伤,都是吃五谷杂粮会喘气儿的,应该出不了大错。
方大眼煞有介事:“村里老猎户说过,那些山里的野狐子、野貉可机灵了,受伤、中毒都会自己去找草药吃,这些药给窑神应该不成问题。
” 实在不放心,那就一次少喂点,观察几天,有不对劲就马上停药,死马当活马医呗。
那仨人扎在一起,研究怎么给一只耗子喂药,一口一个伍长,郑必武抱着胳膊:“瞧你们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这么点见识。
一点小恩小惠就能笼络人心,把你们给收买了。
” 再好的性子,几次三番冷言冷语相对,也是有脾气的,何承慕本不想与人交恶,还是忍不住反驳:“伍长救了窑神,这不是小恩小惠,是大恩大德!” 袁志站出来,反唇相讥:“说得这么起劲,可你连一点小恩小惠都没有给我们过。
” 有了同伴,何承慕越发有底气:“就是。
你要能给我们好处,我们也听你的。
” 方大眼不算能言善辩,虽不说话,但坚定站在何承慕他们一方。
前几天还被耗子吓得蹦上桌,这就同仇敌忾起来,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好糊弄还是淳朴。
施与恩惠不一定能收拢人心,但有一致对外的目标肯定能。
郑必武这就成了集火的靶子,反倒助力那几个团结起来,他不免好笑,满不在乎地挥着手:“去去去。
谁要你们听我的,我可不和你们一路。
” 现在看来,这无聊的营房好像还能凑合再待一段时间。
陆旋跟着孙世仪来到总兵府,孙世仪在大门口停步,让他自行进去,自己转身回了营地。
陆旋轻车熟路,在后院见到了多日未见的骆忠和。
骆忠和在家中未着甲,身穿一件窄袖常服,简练方便,手里翻看着一份帖单。
见陆旋到来,忙招呼他坐下,问起营中近况,是否习惯。
陆旋言简意赅,只道并无不习惯之处。
骆忠和笑道:“那就好。
你觉得,和你同伍那几人怎么样?” “将军是想问方大眼?”陆旋问。
骆忠和伸出两指点了点:“聪明。
” 陆旋直言不讳:“此人有难得的虎力,勇猛异常,空手对刃毫不胆怯,对练时越战越勇,可为先锋。
” 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不数出。
能被骆将军问起,显而易见,得到提拔只是找个机会的事。
但军中不比其他,在叙州营地想要得到晋升,只能凭借战功,否则难以服众。
陆旋思索片刻,问道:“小侄听孙校尉说起过越泽与蜑邦之争,事情平息了吗?” “那些南蛮相争已是常事,不值一提,我军抵达不出三日,便已平事。
”骆忠和轻描淡写。
“这只是暂时的,出兵镇压并不能完全解决事情,他们迟早还会再闹。
这样反复,争斗不平,对此地百姓不是好事。
”连吴大夫采药都不能随意出城,在陆旋看来,镇压治标不治本。
骆忠和沉声道:“你以为,他们为何要争斗不休?” 陆旋斟酌一番:“小侄对此了解不深。
听闻,越泽、蜑邦当年还是同一个首领。
因头人亡故,两个儿子相争,才最终分化为两族。
” 骆忠和:“不错。
在我们眼中,他们一概是南蛮子,不分孰优孰劣。
可在他们自己看来,本族与他族有天壤之别,即便越泽与蜑邦同根同源,现如今也划清界限,成了水火不容的两股势力。
只要形成团体,他族便是异类。
” “这道理在哪里都是相通的,与异类相争、抵抗是生存本能。
小到这两个部族纷争,大到朝廷对治下南蛮各族的制约,再往大了说,我朝北疆数十年如一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与北戎部落对峙,亦是这个原因。
” 陆旋只是一介草民,他能明白对立相争的道理,却不曾了解到上位者如何看待这些事。
此时骆将军的话让他意识到,不同位置看到的事情截然不同。
“大争不行,不争也不行。
”骆忠和意味深长,“若是他们相处平和,抱作一团,该忧虑的,就该是大兖了。
那时候,才是真正让百姓陷入灾难里。
” 两族相争事小,站在朝廷的立场,甚至可以称之为南蛮各部的家务事。
若他们联合壮大,有了对抗朝廷的野心与能力,被针对的异类就成了朝廷,遭难的就是大兖百姓。
镇守边关要做的不全是镇压,最重要的是制衡。
不能引起大乱,且保证朝廷地位凌驾于各部族之上,小争端不可避免,必要时,朝廷的人还要充当暗中拱火的角色。
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陆旋消化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