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
关灯
小
中
大
15号。
杂志社现在手上有些囤稿,发稿的事并不着急。
联系不上人了,才是真理亚焦虑的源头。
“老师以前从来不会这样,每天都会准时来公司。
就算是出去跑新闻,也会提前告诉我。
” 真理亚最后一次见到白石,是在交接工作的那天晚上。
找到了有用的线索,白石似乎非常高兴。
说完杂志社的事情之后,他就约真理亚去了一家居酒屋,说他请客。
杂志社营收状况不好,白石的经济水平相当一般,平时经常有上顿没下顿。
真理亚名义上是杂志社的主编,实际上除了打杂也没什么事,发稿都是白石一个人负责。
真理亚在不忙的时候,还会去找点兼职补贴生活。
“那天晚上,老师非常难得地拉我去吃饭。
他喝了点酒,心情很好的样子。
”真理亚继续说道,“他没吃什么东西,就喝了点啤酒。
他不让我喝,我就只吃了点鸡肉串。
” “那他有没有跟你说,挖到的‘大新闻’是跟什么有关系的?”常慧问道。
“好像和一个财团有关。
”真理亚扶着眼镜,十分认真地回想着,“具体叫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老师只说那是个很大的集团,什么领域都有涉猎。
” “这也太宽泛了。
一点具体的细节都没有吗?” “好像……真的是没有。
”真理亚无奈地摇摇头,“我有问过他,但老师说这次是真的大新闻,会很危险,不想让我知道。
他只说了还是在关西这边,就在城里面……” “那他在之前有没有表现出,对什么东西很感兴趣?”常慧找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写划划,“什么东西都行。
比如你们常跟的明星,财阀,或者是什么热销商品……什么都行。
” “啊。
小常姐,这么说的话,好像还真的有。
”真理亚突然想到了什么,跑去打开了杂物间的门,“上个月底的时候,老师突然迷上了一种点心,买了好多回来……” 真理亚拿出几个小盒子,放在她的面前。
盒子已经空了。
常慧看着包装上的字,微微皱起了眉头。
“百年特制……和菓子?” ………… …… 通往乡镇的大巴汽车,陆秋名刚从上面跳下。
他起了个大早,辗转换乘了叁次车,才到达了他的目的地。
这地方位于海城最西,是海城辖下的一个小镇。
过去这里都是农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这里在几年前被划入海城管理,现在算是某地级市下的一个区域。
土路弯弯绕绕,延伸向一处处平房。
青年拎着两包东西,敲开一扇古旧的木门。
“哎!来了!” 门打开了,门后露出一张妇人的脸。
她大约六十来岁,穿戴整齐,样貌一丝不苟。
妇人眼神期待,脚步迅速,一看就是等了许久。
陆秋名站在门外,向她打招呼:“孙姨。
” “哎、哎。
等你好久啦!孩子,那么远的路,可给累坏了吧?”期盼了已久,孙姨逐渐激动起来,“少爷,您可算回来了……” “孙姨,你怎么也那么叫我?这多见外啊。
”他无奈地笑了笑,将手往前伸,“这么久没来看你们了,买了点小零食,给欢欢吃。
” “哎呀你看,是姨激动了。
孙姨老了,脑子糊涂了,嘴也不灵光。
”孙姨接过他手上拿的东西,赶紧把人迎进来,“你看你这孩子,来就来吧,带这么多东西……” 孙姨絮絮叨叨,青年跟着她往院里走。
普通的农家小院,装潢虽不豪华,却很有生活气息。
院里摆着些干活用的道具,看上去也上了年头。
走到里屋,孙姨向前掀开门口的珠帘,示意陆秋名进去。
“老头子,小秋回来啦!”孙姨向里喊了一声,“孩子买了好多东西,快来帮忙接一下!” “来了,来了……”屋里传来男人的声音。
听到孙姨的呼喊,他连忙前来迎接,“天哪,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陆秋名笑着叫他:
杂志社现在手上有些囤稿,发稿的事并不着急。
联系不上人了,才是真理亚焦虑的源头。
“老师以前从来不会这样,每天都会准时来公司。
就算是出去跑新闻,也会提前告诉我。
” 真理亚最后一次见到白石,是在交接工作的那天晚上。
找到了有用的线索,白石似乎非常高兴。
说完杂志社的事情之后,他就约真理亚去了一家居酒屋,说他请客。
杂志社营收状况不好,白石的经济水平相当一般,平时经常有上顿没下顿。
真理亚名义上是杂志社的主编,实际上除了打杂也没什么事,发稿都是白石一个人负责。
真理亚在不忙的时候,还会去找点兼职补贴生活。
“那天晚上,老师非常难得地拉我去吃饭。
他喝了点酒,心情很好的样子。
”真理亚继续说道,“他没吃什么东西,就喝了点啤酒。
他不让我喝,我就只吃了点鸡肉串。
” “那他有没有跟你说,挖到的‘大新闻’是跟什么有关系的?”常慧问道。
“好像和一个财团有关。
”真理亚扶着眼镜,十分认真地回想着,“具体叫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老师只说那是个很大的集团,什么领域都有涉猎。
” “这也太宽泛了。
一点具体的细节都没有吗?” “好像……真的是没有。
”真理亚无奈地摇摇头,“我有问过他,但老师说这次是真的大新闻,会很危险,不想让我知道。
他只说了还是在关西这边,就在城里面……” “那他在之前有没有表现出,对什么东西很感兴趣?”常慧找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写划划,“什么东西都行。
比如你们常跟的明星,财阀,或者是什么热销商品……什么都行。
” “啊。
小常姐,这么说的话,好像还真的有。
”真理亚突然想到了什么,跑去打开了杂物间的门,“上个月底的时候,老师突然迷上了一种点心,买了好多回来……” 真理亚拿出几个小盒子,放在她的面前。
盒子已经空了。
常慧看着包装上的字,微微皱起了眉头。
“百年特制……和菓子?” ………… …… 通往乡镇的大巴汽车,陆秋名刚从上面跳下。
他起了个大早,辗转换乘了叁次车,才到达了他的目的地。
这地方位于海城最西,是海城辖下的一个小镇。
过去这里都是农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这里在几年前被划入海城管理,现在算是某地级市下的一个区域。
土路弯弯绕绕,延伸向一处处平房。
青年拎着两包东西,敲开一扇古旧的木门。
“哎!来了!” 门打开了,门后露出一张妇人的脸。
她大约六十来岁,穿戴整齐,样貌一丝不苟。
妇人眼神期待,脚步迅速,一看就是等了许久。
陆秋名站在门外,向她打招呼:“孙姨。
” “哎、哎。
等你好久啦!孩子,那么远的路,可给累坏了吧?”期盼了已久,孙姨逐渐激动起来,“少爷,您可算回来了……” “孙姨,你怎么也那么叫我?这多见外啊。
”他无奈地笑了笑,将手往前伸,“这么久没来看你们了,买了点小零食,给欢欢吃。
” “哎呀你看,是姨激动了。
孙姨老了,脑子糊涂了,嘴也不灵光。
”孙姨接过他手上拿的东西,赶紧把人迎进来,“你看你这孩子,来就来吧,带这么多东西……” 孙姨絮絮叨叨,青年跟着她往院里走。
普通的农家小院,装潢虽不豪华,却很有生活气息。
院里摆着些干活用的道具,看上去也上了年头。
走到里屋,孙姨向前掀开门口的珠帘,示意陆秋名进去。
“老头子,小秋回来啦!”孙姨向里喊了一声,“孩子买了好多东西,快来帮忙接一下!” “来了,来了……”屋里传来男人的声音。
听到孙姨的呼喊,他连忙前来迎接,“天哪,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陆秋名笑着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