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文圣 第214节

关灯
    也原本就是从释迦牟尼的经历中抠出来的,只是在这个故事中,将乔达摩·悉达多拆分成为了两个人,其中乔达摩是佛陀,悉达多是修行者,这一个悉达多出身在婆罗门的世家中,跟随学习婆罗门的法典,但是感觉这不能让自己开悟,于是背叛了婆罗门,前去沙门。

     在沙门修行之后,再度背弃沙门,从而进入到乔达摩的身边修行。

     在乔达摩的身边修行了苦集灭道四谛,八正道之后,悉达多自觉乔达摩说的虽然完美无瑕,但是证道之路,应该由自己来走。

     于是悉达多背弃了乔达摩,进入到了尘世,和妓女伽摩拉结缘,并且成为了一个富商,在人世间浪掷了许多年月之后,终于彻悟,成为了佛陀一般的存在。

     “人类的最大悲剧不在于贫穷和苦难,而在于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 “你想要从教义和教师那里学到,而尽管他们教给你许多,却无法传授与你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自我,我希望学到有关自我的意义与本质。

    过去我一直想要摆脱自我并征服自我,然而我从未能够征服自我,我只是在欺骗它,逃离它,躲避它。

    的确,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如自我那样占据我全部的思绪。

    这是一个难解之谜:我存在,而且我是惟一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立个体。

    ”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受罪过,痛苦饮酒,寻找出路。

    ” “每一种真理,其对立面也同样真实,一种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么就会让人们挂在嘴边说个没停。

    人的头脑能够产生的思想,嘴巴能够说出的话语,都是片面的,一切都是片面的,一切都只是不完整的一半,一切都是整体、圆形、统一体中的残缺部分。

    ” 这本书所写,就是人生是一场修行,并且这个修行,并非是通过书籍,通过旁人的传授就能够了达的,一切都需要自身去经历,试错,觉醒,成长。

     就像是故事中的悉达多,他最终觉悟,成佛,但是并没有成为另一个乔达摩,而是成为了独一无二自己。

     真因大师翻看着《悉达多》,感觉有前所未有的触动。

     “施主的这本书,真的如同刀子一样,让富僧看了进退两难。

    ” 真因大师感叹了一声。

     雷音正宗的修行,就是要严格的走正道,走戒律,不能有丝毫的触犯,如此给自身带来超常的防护能力,以及种种的神异力量。

     但是陈岳的这一本书,毫无疑问也是修行书,只是这本书中讲述的修行,修的是自己的人生,讲述的是“觉悟”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是旁人就算是用言语讲述也无用的。

     只能自我领悟。

     可是对雷音正宗的人来说,倘若是放下了戒律,真如同悉达多那样的走一场人生,自身多年积蓄的力量,将会一朝丧尽。

     如此,真因大师看了之后,进退两难。

     诚然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佛理,但是却又和雷音正宗背道而驰,就像是当初陈岳询问真因大师,佛法为常和无常一样,陈岳在这本书里面表述出来的观点,就是佛法是无常的。

     “施主。

    ” 真因大师看向陈岳,说道:“梵文涉及到了佛教的立身根本,倘若是梵文被破解,那么佛家在这世间将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由此,施主要学梵文的话,可能要往雷音正宗走一趟。

    ” “这一本《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