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诗韵阁命案

关灯
    山民是李二现在最头疼的问题。

     他们不是强盗,在战争年代躲进深山寻求活命的民众。

     革命胜利有些年头了,他们依然不肯出来,打心底就不愿意相信政府。

     他们生活的地方像是世外桃源,不受管束,自享天伦之乐。

     他们很富足,可是他们缺物资,尤其是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任何组织都不是无限可击的,只要找到软肋可劲的打,总有胜利的一天。

     山民其实就是个部落,他们可以不遵守大唐的制度,但是一定要遵守部落的制度。

     没有所谓的世外桃源,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罢了。

     他们也想每天鱿鱼海参,搂着姑娘唱歌跳舞,前提是你需要受约束。

     根本没有纯粹的自由。

     心灵的自由才是终极自由。

     当方卓抛出山民这个概念的时候,谢克勇一拍大腿道:“其实我早就想到了,只是没有大人这么透彻。

    ” 官场老油条啊。

     陆乘风白了谢克勇一眼,问道:“那大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方卓道:“张贴告示,山民可进城采购物资,以物易物,全部平价交换。

    ” 陆乘风不满道:“这样一来,他们有了物资,就更不会出山了。

    ” “人的天性其实是享受,当我们把上好的生活物资交换给他们之后,原有的生活秩序就会被破坏。

     这时候部落里所谓的等级差异就会出现,不平衡的心态占据了人的理智,这时候就会有第一批人接受政府的改造。

     在第一批人得到实质性好处之后,就会带动第二批人,直到最后所有的山民就会自动走出来寻求政府的庇佑。

     你看着吧,这样一来安置山民问题就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我的封地只有两百亩,据不完全统计,骊山里住的山民足足有二十万之巨,如何处置?” 在座的诸位哑口无言。

     方卓仰天长啸:“陛下啊,你给我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我只是向你要了一块地发展农业,你老人家聪明伶俐,把这么大的难题交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