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真不要脸

关灯
    。

     “仇玉!” “公子,怎么了?” “随本公子赴宴。

    ” “去哪里?” “顾府。

    ” “好嘞!” 仇玉提着蛋糕前面走,方卓跟在身后。

     与此同时。

     顾府花园凉亭。

     三位举世大儒正襟危坐,围在石桌前品着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内外描写,窗外下着雨,雨小风急,屋内一人独坐,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借酒消愁。

    ” 顾凡之在解读方卓的诗词。

     陈司礼放下茶水,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时间跨度大,描写的极为精致,一觉醒来,天光大亮,懒洋洋的不想起床,突然想起昨夜的风雨,就问卷帘人窗外的海棠怎么样了?卷帘人只道生活,不谈意境,随口说海棠依旧盛开。

    ” 傅佑坤不紧不慢的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两句连问,凸显作者的孤独,没人与他心里的意境相通,因为大风,不应该是红花凋零,绿叶繁盛吗?” 三位大儒对昨夜横空出世的诗词解读了一番,深深感慨作者意境深远,用词考究,放在当今文坛,比只甚少。

     “横空出世啊,老友么,多少年没有这样有意境又有生活的诗词了,他们竟然要把这样的诗词谱曲,放在勾栏里,让那些凡夫俗子娱乐,我痛心啊。

    ” 顾凡之痛心疾首。

     陈司礼喟叹一声,道:“谁说不是呢?虽说不是对仗工整的七言绝句,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暴殄天物啊。

    ” 傅佑坤想的比较开放,道:“两位其实用不着惋惜,想想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只要是传唱度极高的诗句,不正是在勾栏青楼走出来的吗? 也正能说明我朝国力强大,无人敢扰,太平盛世之下才能有如此佳作问世,不该是我们的福分吗?” 从长远计,就是这个礼。

     “可惜啊,这首词只有词牌名,还缺个好标题,不知二位有没有好的提议。

    ” 顾凡之一生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