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118节
关灯
小
中
大
状元啊。
这也太出息了吧! 就是她还在现代高考的时候,都没挨过市状元的边啊。
她家萤萤可是全国状元呀!骄傲jpg,自豪jpg。
卢行溪就更不用说,他本来就是个“女儿吹”,自己少年时性格也没有多谦虚。
不然他高先生也不会故意不夸奖他。
没什么的时候,他的尾巴都能翘得比天高,更别提有什么了。
再加上对女儿的厚滤镜,卢行溪现在是走路都带风。
长孙质调侃他:“萤萤可比你厉害。
你当年是榜眼来着。
” 尽管调侃,但卢行溪当年也是十六岁中举,十七岁的榜眼,已经足够耀眼了。
即便是今日,人们依然觉得十六岁的女状元是如此的叫人惊奇,竟是天才不成?了解到她的家学渊源,才不得不酸溜溜说一句:算了吧,人家阿爹也是考霸。
卢行溪笑着揽住长孙质:“萤萤比我强,我高兴!” 他可没有和某些坏爹一样,一心想着压制住儿女,好让自己这个爹继续逞威风。
长孙质也含笑。
卢行溪又道:“萤萤没有选择武举,我心里不是一点担心也没有的。
我至今还记得那孩子小时候说将来要做大将军的,可她选择了留在长安。
她若过得不如意,我这个当爹的必然也痛快不了。
” 长孙质也至今记得几年前萤萤忽然对他们说,不考武举了,她要考文举。
当时他们还一家三口坐下来,好好地商量了一下。
“只要萤萤开心,她做什么都使得。
”若是他们的女儿是个咸鱼躺的性子,那他们当父母的一样包容得,只是萤萤恰好是这样上进、有冲劲的性子,那他们自然也要支持女儿追求自己的事业。
如今她考的那么好,当爹娘的都欣慰不已,但是也都生出一种感觉:我家女儿值得! 可不是值得嘛!那么难的考试,尤其是最后的殿试,十个人重新排序,六门全都要考,天下学子皆以成为诸葛孔明这样的全才为终身目标。
萤萤几乎是六边形战士,每一门都有所涉猎,偏偏还言之有物。
也难怪最后点了她为状元。
先前还有人怀疑萤萤是否因为是官家的内外甥女,才偏心她的,谁知道卷子一公开,大家都无话可说。
惊天的才华面前,谁不佩服? 至于出卷人和阅卷人,与这一届考生有关系的人一律避嫌,确保了科举公正。
长孙质又道:“阿翡那孩子也不错,和萤萤一届考,他俩是最年轻的了。
”王临打算过两年再考武举,因此没有一届。
武举也要考策问,比如对边关诸国军备之看法。
王临如今还在不断学习,仍差些层次,如果不能一次拿到好名次,还不如晚点再下场呢。
卢行溪也道:“阿翡有几分他阿爹的能力。
”子传父业,他既然是报了兵科,不管名次如何,最后都会被兵部最先选择。
而兵部无论如何不可能放掉这么一个好苗子的,少年榜眼啊! “年轻的榜眼,这不是和郎君你一样?”长孙质笑着。
卢行溪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才道:“萤萤去哪了?” “好像出去了。
”长孙质并不对女儿多加管束,“这个年纪的孩子该玩的还是要多玩玩。
等授职了就是一辈子的打工人,哪还能这么松快呢。
” 她其实也有些心疼女儿呢,才十六岁的状元,别人都只觉得她天资高、运气好,可他们知道她有多努力,多勤勉。
萤萤并不是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十岁之后,她就经常和灼灼、阿大、阿翡他们一起,走访民间,深入基层。
除此之外,她也跟着父母、长辈学习很多官场之道,如何分辨一个人的成色和性格,如何了解一个人能不能办事、如何躲过明枪暗箭。
这些对于现代的同龄小孩子来说,是绝对超前了,而且有些过于早熟。
但是他们这一批孩子,将来是要撑起朝堂的,所以当长辈的越早教会他们,他们就越早省心省力。
萤萤应该多玩会儿。
卢行溪听了,心里有些不爽,不会又去找阿翡了吧。
到底没说什么,也没喊人去找女儿回来,萤萤是该好好松快松快,自己做阿爹的不必管束太多。
果然知女莫若父。
卢照雪确实去定远侯府找徐翡去了。
“阿翡。
”卢照雪进徐家是家常便饭了,徐家的仆下都知道英国公府的小姐和自家少爷关系最好,两人亲密无隙,虽不好说会不会是将来的少夫人,但到底是大家看着长大的,都十分喜爱她。
她轻车熟路地进了徐翡的书房,却没见着他人。
只好自己无聊地四下看看。
这也太出息了吧! 就是她还在现代高考的时候,都没挨过市状元的边啊。
她家萤萤可是全国状元呀!骄傲jpg,自豪jpg。
卢行溪就更不用说,他本来就是个“女儿吹”,自己少年时性格也没有多谦虚。
不然他高先生也不会故意不夸奖他。
没什么的时候,他的尾巴都能翘得比天高,更别提有什么了。
再加上对女儿的厚滤镜,卢行溪现在是走路都带风。
长孙质调侃他:“萤萤可比你厉害。
你当年是榜眼来着。
” 尽管调侃,但卢行溪当年也是十六岁中举,十七岁的榜眼,已经足够耀眼了。
即便是今日,人们依然觉得十六岁的女状元是如此的叫人惊奇,竟是天才不成?了解到她的家学渊源,才不得不酸溜溜说一句:算了吧,人家阿爹也是考霸。
卢行溪笑着揽住长孙质:“萤萤比我强,我高兴!” 他可没有和某些坏爹一样,一心想着压制住儿女,好让自己这个爹继续逞威风。
长孙质也含笑。
卢行溪又道:“萤萤没有选择武举,我心里不是一点担心也没有的。
我至今还记得那孩子小时候说将来要做大将军的,可她选择了留在长安。
她若过得不如意,我这个当爹的必然也痛快不了。
” 长孙质也至今记得几年前萤萤忽然对他们说,不考武举了,她要考文举。
当时他们还一家三口坐下来,好好地商量了一下。
“只要萤萤开心,她做什么都使得。
”若是他们的女儿是个咸鱼躺的性子,那他们当父母的一样包容得,只是萤萤恰好是这样上进、有冲劲的性子,那他们自然也要支持女儿追求自己的事业。
如今她考的那么好,当爹娘的都欣慰不已,但是也都生出一种感觉:我家女儿值得! 可不是值得嘛!那么难的考试,尤其是最后的殿试,十个人重新排序,六门全都要考,天下学子皆以成为诸葛孔明这样的全才为终身目标。
萤萤几乎是六边形战士,每一门都有所涉猎,偏偏还言之有物。
也难怪最后点了她为状元。
先前还有人怀疑萤萤是否因为是官家的内外甥女,才偏心她的,谁知道卷子一公开,大家都无话可说。
惊天的才华面前,谁不佩服? 至于出卷人和阅卷人,与这一届考生有关系的人一律避嫌,确保了科举公正。
长孙质又道:“阿翡那孩子也不错,和萤萤一届考,他俩是最年轻的了。
”王临打算过两年再考武举,因此没有一届。
武举也要考策问,比如对边关诸国军备之看法。
王临如今还在不断学习,仍差些层次,如果不能一次拿到好名次,还不如晚点再下场呢。
卢行溪也道:“阿翡有几分他阿爹的能力。
”子传父业,他既然是报了兵科,不管名次如何,最后都会被兵部最先选择。
而兵部无论如何不可能放掉这么一个好苗子的,少年榜眼啊! “年轻的榜眼,这不是和郎君你一样?”长孙质笑着。
卢行溪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才道:“萤萤去哪了?” “好像出去了。
”长孙质并不对女儿多加管束,“这个年纪的孩子该玩的还是要多玩玩。
等授职了就是一辈子的打工人,哪还能这么松快呢。
” 她其实也有些心疼女儿呢,才十六岁的状元,别人都只觉得她天资高、运气好,可他们知道她有多努力,多勤勉。
萤萤并不是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十岁之后,她就经常和灼灼、阿大、阿翡他们一起,走访民间,深入基层。
除此之外,她也跟着父母、长辈学习很多官场之道,如何分辨一个人的成色和性格,如何了解一个人能不能办事、如何躲过明枪暗箭。
这些对于现代的同龄小孩子来说,是绝对超前了,而且有些过于早熟。
但是他们这一批孩子,将来是要撑起朝堂的,所以当长辈的越早教会他们,他们就越早省心省力。
萤萤应该多玩会儿。
卢行溪听了,心里有些不爽,不会又去找阿翡了吧。
到底没说什么,也没喊人去找女儿回来,萤萤是该好好松快松快,自己做阿爹的不必管束太多。
果然知女莫若父。
卢照雪确实去定远侯府找徐翡去了。
“阿翡。
”卢照雪进徐家是家常便饭了,徐家的仆下都知道英国公府的小姐和自家少爷关系最好,两人亲密无隙,虽不好说会不会是将来的少夫人,但到底是大家看着长大的,都十分喜爱她。
她轻车熟路地进了徐翡的书房,却没见着他人。
只好自己无聊地四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