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71节

关灯
    李玟伏拜:“奴才为文皇帝效死。

    也为文皇帝选中的继承人效死。

    ” 秦严失笑。

    房东泷想的没错,李玟是祖母留的后手之一,只忠于祖母一人。

    祖母果然是极有人格魅力的人,都去世十来年了,依然有数不清的臣子和宫人记得她。

     “不必你效死。

    朕需要你,同朕一起记着祖母。

    ” 李玟微笑着:“是。

    ” 官家,您的孙儿有您的风范,您可高兴了吧。

     第62章 房东泷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了后路,递上了投名状,自然就没有被官家收拾。

    不少臣子也见风使舵,见房相都这般“没骨气”,自己又何必为一个中了风的老太翁摇旗呐喊呢?谁知道他还能不能从常宁宫中出来? 回家后与幕僚说:“不管上皇他老人家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咱们形势都不好。

    不投还能怎么滴?” 勤王?造反? 不看看武安侯和几位大将军站的到底是谁? 还有,就算真的说一千道一万,运气极好的打入皇宫,解救出太上皇,那又如何?太上皇还能活个几年?他都五十多了,平日里也是身体不算太好,还有“昆山养病”的历史,又有“阵前退位”的黑料,大家对他印象都不好。

     那太上皇不能二次登基,谁还能接过这个皇位呢? 噢,你说太上皇的其他儿子啊。

    嗯,排除掉当今的话,首先是宁王,娘是宫人出身,自幼不得太上皇重视,就是个唯唯诺诺的性子,太上皇登基后就把他打发到封地去了,一声不吭,封地小得很,倒也不敢违法乱罪,欺压百姓。

    虽说像个仁慈的,但一点才能都没有,那怎么行?那不又是一个太上皇这样的么? 要知道,当年太上皇也是按照普通皇子养的,反正他前头有个皇太女姐姐在,又不指望他怎么出息,结果呢,一登基就想重复神宗皇帝的路线,迁都割地都想得出来,他爹的返祖现象别太离谱。

     宁王排除掉之后,再把长公主给排除掉。

    毕竟他们可不想又出一个女帝。

    那就只剩下吴王一个了呗。

    论出身,吴王有个当太后的娘,倒也不算差,勉强算个嫡子,只是在当今面前没有那么“嫡”罢了。

    又是幼子,太上皇一向疼爱,让他即位,太上皇也未必不点头。

     问题就在于,这位吴王——他也很拉胯啊。

    早些年还好,他阿爹景平帝在位时,为了和太子兄长夺嫡,这位吴王还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又有爹娘给他撑腰,也有一定的势力。

     后面可就不成了。

    他阿爹因为外族来犯,居然吓到退位给他哥了,好了,这下玩脱了。

    吴王这个曾经的争储人物,一下子就被边缘化了。

    他一开始还有些不识相,不肯到封地去,还是被官家狠狠锤了几次才认栽。

     到了吴地后,吴王也是醉生梦死,好好一个吴王府,弄的是乌烟瘴气,强抢民女的事情是时有发生,被官家摁头又撅了几次。

     请吴王来主持天下,还不如宁王呢。

    起码人家宁王只是摆烂,吴王则是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这样没有敬畏心的人,让他来当皇帝,怕不是朝臣们集体嫌命长,想在奉天殿集体上吊算了。

     算了,歇歇吧,还是好好伺候官家,将功赎罪吧。

    别有别的想头了。

    不就是叛变嘛,不就是当二五仔嘛,谁没当过似的。

     再说了,二五仔们自我安慰道,造反也得有军队啊,现在掌握军队的全都站在官家那边,就算有勋贵因为袭爵法对官家有些不满,也不敢站出来真的造反。

    太上皇唯一染指的军权,也就是楚将军的金吾卫了。

    可就那么点人,能成什么事? 太上皇的心腹们也不是都是十足二五仔,也有实在忠心耿耿的,但都被打压下去了。

     秦严有了房东泷的投名状,可以说是赚了个大的,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同党。

    其实最让他担心的并不是房东泷,而是金吾卫,他的大将军会不会冲动? 楚将军倒不是个莽夫,他其实一心报国,只是他是太上皇在位时提拔的,受过他的知遇之恩。

    因此一心效忠太上皇。

    可如今太上皇称病,将权力交给官家,那他能有什么说的。

    父亲不行了,儿子顶上,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楚将军半点都没有怀疑。

    房相这种人都想到了第五层第六层去了,楚将军他还在第一层呢。

     其实楚将军也对太上皇有那么一点意见,毕竟当初太上皇准备迁都,还吓得退位,这种行径,对文臣们来说,可能还好,还有很多可商榷的空间,但对于武将们来说,那简直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