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秋雨缠绵

关灯
    ,如今见局势易型,又想着改换门庭。

    叁心二意,不堪大用,实没什么保的必要。

    倒不如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李羡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开年就是会试,若此时清算礼部,只怕来年春试一团糟。

    那群人也是想着,京畿秋闱诸事,大多得羡准批,自会避嫌不管,所以敢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

    此案有许多不实之处,若是顺了他们的心意,作壁上观,放任自流,一旦泄题买卖的事被坐实,一则会失去天下学子的信任,二则会让他们以为,自己手握刑律,就可以肆意妄为。

    此二者,皆非羡之所想见。

    ” 万寿悠悠端起茶,揭盖拨了拨水面浮叶,品了一口,道:“太子之心,可昭日月。

    可你复位不过一年,根基尚不稳定。

    才轰轰烈烈办了刘佳,又调换了底下不少人,已招来不满。

    此时明知有嫌而不避,只怕少不了要受攻讦责难。

    周公尚且恐惧流言,况君之二太子乎?旁的都是小事,陛下的信任,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 皇帝第一次下旨迎李羡出临江王府,他自言罪身,不敢承旨。

    第二次诏他进宫探疾,方才在皇帝榻前恢复太子之位。

    重新入主东宫后,他更是事无巨细向皇帝汇报请示。

     所行谨慎,正是要皇帝放心安心——毕竟他有个曾经谋反的舅舅。

     “所以,”李羡将《雪霁帖》递向万寿,“还需姑母襄助。

    ” 他并不准备亲自出面。

     万寿草草看了一眼喜文打开的图卷,手指在桌案上有一下没一下叩着,“有这个恐怕还不够吧。

    太子准备怎么绕过大理寺?” 此案有无冤情暂且不论,只要在大理寺手里就翻不了面。

    李羡会来找她,心中大概已经有主意。

     李羡似是答非所问道:“朝中贪腐之风盛行,也是时候查查了。

    ” 那只怕有得定国公和大理寺卿焦头烂额了。

     万寿嘴角微挑,“你这是围魏救赵?还是攻其不备?” “什么都好,只要能整肃朝纲,”李羡拱手道,“劳烦姑母了。

    ” 万寿低眉一笑,理了理袖子,“说起来,这已经是太子第二次找本宫办事了呢。

    ” “以后还会有很多需要姑母援手的地方的,”李羡示意了一眼外面院子,“羡看姑母院中的菊花被打得有些狼藉了,前几日倒是得了几盆珍贵的绿菊,晚几天送到洛园吧,看姑母喜不喜欢。

    ” “有劳太子费心了。

    ”万寿甚为欢喜道。

     *** 踏雨而来,涉雨而去。

     侍立在旁的喜文目送李羡背影消失,摇头叹道:“太子殿下此举,似乎有些费力不讨好。

    ” “你不懂他,”万寿隔空抚着《雪霁帖》上的墨迹,心叹果真神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就像这墨,千年不渝色。

    他还是要做贤良的太子,治清明的朝堂。

    ” 权术用多了,心思也会变得深沉诡谲,这不是李羡想要的。

     不过他做的似乎有些超过他所言的分内了,否则也不会专门来找她坐镇。

     万寿轻轻一弹指,《雪霁帖》骨碌骨碌卷回去,漫不经心吩咐道:“去查一下,看今天有什么人去找过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