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关灯
    】 【于是也有这么一种传言说,逃走的朱允炆看见朱棣治国有道,明朝日益繁荣昌盛,他便歇了想当皇帝的心思,也没有组建势力造反。

    】 各个朝代的百姓听着天幕说的数字,他们一辈子也吃不完那么多粮食吧? 这个皇帝虽然造反篡位,但他鼓励生产啊,而且工具和种子也都是官府给的,他造反又怎么了? 只要有地种,百姓们才不管是皇帝是造反还是正统。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问了下方的李斯,李斯苦笑,怎么这种事就有他啊?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地说出了去年的税粮,嬴政果然蹙眉,还是得将天幕给的良种推行下去。

     刘彻眼馋的不得了,那么多的粮食,而且还是每年都增长,那么多粮食怎么就不是他的? 赵过擦着额头上的汗,去年才刚刚种下良种,不可能那么快推行下去,陛下的要求还得好多年才能达到,不过他的眼睛也流露出渴望,那么多粮食,谁不想要啊? 李世民也感叹,不知是在说朱棣还是在说他自己,“虽然是造反上位,但也是确确实实是为民做事。

    ” 他也从中学到一点,应该着重管理地方官吏,果然,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赵匡胤抚掌而笑,“有手段、又果断、能打仗、能治国,这样的人不当皇帝才是可惜。

    ”能治理出盛世也不奇怪。

     同时他又深深叹气,将目光落在赵德昭的身上,怎么他就没有这样的儿子啊?真羡慕朱元璋和李渊,儿子虽然都造反,嗯?他的内心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难不成只有造反的儿子才是最好的吗? 洪武年间 朱元璋听到朱棣杀建文朝臣,他深深叹了口气,有些高兴又有些难受是怎么回事?毕竟那些朝臣可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