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69节

关灯
    虽然门千户也属于京营,但是门千户的军权掌握在皇帝的亲信手里,有时候是勋贵,有时候是宦官。

     不过李适将外七门的门千户军权也要了过来,毕竟自己不仅要整顿京营,还要整顿京师。

     作为崇祯皇帝的亲信,自然无不答应。

     所谓整顿京营不过是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

     京营目前总兵力大概七万余人,四万的空饷名额,李适整顿肯定要补齐名额。

     至于老弱嘛,原本李适是想直接将他们给淘汰了。

     其实所谓的老弱病残并不是真的老弱病残,只是一个形容词,基本的工作还是能干得,甚至关键时刻还能顶上去,只是相对于青壮要弱一些。

     但是又想着京营是自己的基本盘,大家关系错综复杂,要是贸然淘汰肯定会惹得部分人心里不快。

     就好像李自成本来驿站衙役干得好好的,突然就被裁撤了。

    没有了生计,只有选择造反这条路了。

     还有这几天身残志坚也被李适看在眼里,大家也不容易,要是被赶出京营肯定没有营生,生活艰难。

     毕竟京营士兵的苦日子李适还是有所目睹,现在自己有钱有势了也不能把这些老兄弟随便打发了吧。

     但是让他们待在京营又占了位置,李适只好先将这些老弱病残给选出来单独成军,以后慢慢裁撤或者安排到其他地方。

     关于军饷李适也做了调整,一种是战兵每月军饷二两。

    一种就是辅兵,主要搞些辅助工作,对应的就是这些老弱病残,每月降到一两。

     一番调整,直接一个条子写到兵部,自然顺利通过。

     最近这几天这些老弱病残,那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整顿京营也就意味着他们即将失业,被赶出京营。

    毕竟数次整顿京营都是这么干的,就是不知道这次淘汰的规模有多大。

     他们只是渴望规模不要太大,能让他们这些蝼蚁在这个如此没落的时代活着而已。

     第105章勋贵们找上门了 京营的整顿工作就这样慢慢开始进行,接下来便是招募青壮,补充兵员。

     李适这次一共搞了六百万两,给了崇祯三百万两,自己剩三百万两。

     京营士兵发饷六十万两(当时发的每人九两),答应要退还的给勋贵的大概一百万两,虽然根本就不打算还给他们。

     所以自己能支配的钱只有一百四十万两了,这京营每个月固定支出就要十五万两(调整了军饷每月也要十一万两,李适不是还答应要改善伙食么。

    )。

     所以看起来这钱连一年京营的军饷都不够。

     这不捉拿了在京师的范永斗,本以为还能抄出大量的钱。

    没有想到这个王八蛋也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居然把钱全部梭哈到了织造局项目上。

     让李适抄家抄了一个寂寞,只剩下一些固定资产,也就聊胜于无。

     李适只好把目光放在了蝗商们的老家,于是便派出京营的一个骑兵千户,两个步兵千户,由自己的亲信罗成带领去抄家。

     不过李适大概知道也搞不到多少钱,织造局这两百万两,估计就把蝗商们的现金流给搞得差不多了,怪不得范永斗要跳出来闹事。

     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