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38节

关灯
     “刑部尚书徐石鹿,故意偏袒成国公,下诏狱。

    ” 徐石鹿顿时被吓得瘫倒在地,虽然提前知道可能会触怒皇帝,但是他有什么办法。

     虽然他是刑部尚书,但是成国公的审讯结果又不是他能决定的,徐石鹿只好不断的求饶。

     当即便有御史站出来说道, “陛下,徐尚书何罪之有,这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数百位官员共同商议的结果。

    难道不如陛下的意,就要全部下狱。

    ” 这很明显又是在威胁崇祯,这更加让崇祯确定这次必须要杀了朱纯臣,不然皇帝的威严哪里放。

     “混账,居然敢以点带面,你也是要偏袒成国公。

    ” 这个御史丝毫不惧,昂首挺胸,还大言不惭的说道,“臣只是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 崇祯更是气急败坏,很想把这个顶撞自己的御史拉出去给杀了。

     但是崇祯还是忍住了,他知道要是自己走这一步,那就不是一个人跳出来,而是一大片人站出来反对自己。

     到时候才是真的难以收拾,崇祯只好把目光放在前排的周延儒身上, “周先生,你怎么看。

    ” 周延儒站出来,缓缓的说道, “臣认为可能三法司审讯的结果有失公允,刑部尚书徐石鹿也有失职,但是徐尚书不至于下狱。

    ” “请皇上让三法司重新审核便是。

    ” 崇祯也无可奈何,虽然自己很想杀朱纯臣,但是朝臣们不同意啊,难道自己能强行把朱纯臣给杀了。

     大臣们为什么不同意杀朱纯臣,这里面也是很有讲究的。

    朱纯臣看似犯了大罪,但是那是对于皇帝而言。

     而且朱纯臣虽然意图鼓动士兵暴乱,实际上根本没有产生什么坏的影响。

     而对于大臣们来说,京营的每年孝敬,他们都是拿了的,还有部分重臣和朱纯臣更是关系匪浅。

    所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而最为关键的是有勋贵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成国公是勋贵的头头。

    要是成国公就这么容易被皇帝给杀了,那么他们以后犯错怎么办? 最终这个朝会只能不欢而散,当然不欢的只有崇祯,而朝臣们都感觉到了胜利的喜悦,再一次战胜皇帝的喜悦。

     虽然周延儒说的是重新审核,但是很明显换汤不换药,最终崇祯没有了耐心还不得听他们的。

     朝臣们也要让皇帝知道不是什么事都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皇帝也不是真的想杀谁就能杀谁! 虽然平息内乱,筹集军饷,解决财政危机什么的我们朝臣没有办法,也不想想办法,但是收了钱我们还是要办事的。

     第59章准备开作坊 下朝后,李适才单独去觐见崇祯皇帝。

     虽然朝会上李适也可以站出来搅局,但是李适通过大臣们对朱纯臣的定罪,就知道朱纯臣后面站得人太多。

     朝会不欢而散,崇祯很生气,但是还是很热情的面见了李适。

     “李卿,你找朕可是有什么要事。

    ” 李适这次来主要是汇报京营的事,但是看到了今天朝会大臣们对朱纯臣的态度,便知道要搞点阴的。

     “陛下,京营成国公的党羽已经全部抓捕,臣认为应该马上将他们抄家定罪。

    ” “这些人多年以来贪污受贿想来家资不菲,正好可以用来充实国库。

    ” 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