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关灯
门外。

     没有一座城镇可以一口气接纳数量如此之多的灾民,而一旦放进来,且说吃喝,再说这三五成群聚拢起来,对当地的治安也是极大的隐患,更不必说大灾过后定有大疫,保不齐这些灾民之中已经有感染了瘟疫的,诸多原因考究之下,这些灾民是注定不会得到妥善的安排。

     至少要等到朝廷拨粮下来赈灾,才能算勉强有了一线生机。

     按照以往给惯例,如此大的天灾面前,能活下来的百姓十不存一,但就在大公主姜若献策之后,竟然将存活率提高到了一半。

     原因就是大公主提出的“以工代赈”之策,朝廷不再一昧地下拨赈灾的粮食,而是以酬劳的方式许给这些灾民,将这些灾民遣返原籍,大兴土木修复城镇,使得这些灾民不再成为流民,而是成了有正经工作的劳动力,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获得这份活计,一时之间,竟然使得南方天平起来。

     朝野无一人不为此震惊。

     而当日听完姜若给出的治水之策时,姜夕也只是抬了一下眼皮。

    那个经典的案例名字浮现在脑海中罗斯福新政。

    虽然她并非文科生,但如此典型的历史事件还是记住了。

    其实这个方法任何一个学过历史的人都能脱口而出,但要知道,历史课本可是历史精华的结晶,后人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身处大盛朝,能够想出这个方法的名士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没有将其系统地梳理成册,再者,此计最重要的是实施的那位……究竟有多大的权力,能够庇荫多大的地方。

     这样的人……并不多。

     正好,姜若算一个。

     此事让姜若一战成名,得了京城才女的称号。

     即便她琴棋书画样样不精通。

    只能勉强出去献丑的地步。

     但这已经足够让宜贵妃开始为姜若的亲事开始准备了。

    娶妻娶贤德,还有比解决南方水患更加贤德之事吗? 四月初就是姜若的十六岁生辰,宜贵妃准备在那一日操办宫宴,邀请各个上流世家入宴,正式放出议亲的信号。

     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