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他们应该不会再有机会见面了。

     第02章(海晏河清我喜我生独丁...) 「仿佛,我喜欢上Y少年之前,先喜欢上了他的名字。

    」 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 夏漓的这两个朋友,性格正好一冷一热。

     徐宁是个资深“二次元”,宅,懒,怕麻烦,比起社交,更喜欢跟纸片人打交道。

     而林清晓天然有种招人喜欢的魔力,跟任何人都能轻易打成一片。

     夏漓似乎正好处于她们性格光谱的中间位置,温和,慢热,相对内向,跟谁都能成为泛泛之交,但真正称得上是好朋友的,也就她们两个。

     夏漓进门时,林清晓在唱郭静的《下一个天亮》,徐宁则歪靠着沙发,端着MP4正在看番。

     夏漓:“你先唱,我吃点东西再点。

    ” 夏漓没吃中饭,进KTV前,在旁边肯德基买了一份套餐。

     父母给的零用钱绰绰有余,但她一贯节俭,如无特殊情况,三餐都在食堂解决,只允许自己在特别的日子稍稍奢侈一份肯德基套餐的价格,对于那时候的她而言,算不得太便宜。

     夏漓将餐盒铺在茶几上,招呼大家过来吃小食。

     林清晓唱完了这首歌,切成原唱,放了话筒坐过来,把生日礼物递给夏漓。

     林清晓沾着番茄酱吃薯条,“下个学期学校要开个国际班,你们听说了吗?” “有个杰出校友赞助了一大笔钱,支持明中搞国际班试点。

    ”林清晓说。

     “国际班小班制教学,专门聘请最好的外教,除了学费,还要交建校费。

    ”林清晓耸耸肩,“我家没这个条件。

    ” 徐宁也说:“而且出去读本科,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才是真正的大头。

    ” 林清晓是双职工家庭,而徐宁母亲是公务员,父亲自己在做生意。

     她们的家庭条件,都不足以负担国际班,各何况家境更为普通的夏漓。

     去国外读书,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觉得陶诗悦肯定会去。

    ”林清晓说。

     “我记得她爸是在市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