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不多时,潇湘馆里一个小丫头急忙忙赶来请李纨,说:“紫鹃姊姊也死了。

    ”李纨只得起身,胡乱洗了洗脸,赶到潇湘馆,先进紫鹃屋里,只有春纤站在炕边垂泪。

    李纨走近炕沿,叫小丫头携过灯来一照,把手摸了摸说:“手是冰冷的,气还没有绝。

    ”正要和春纤讲话,见小丫头进来说:“林大娘请大奶奶呢。

    ”李纨出来,林之孝家的回道:“就是这件东西,八下里找个难,听说还是周瑞家的女婿姓冷的,央了冯大爷去转了个弯子才让给咱们的。

    虽然多花了几两银子,东西再没得说的。

    太太同奶奶们在老太太面上,心里也过得去。

    现在外面漆了一糙,赶着把里子托出来,晚上就有了。

    ”李纨道:“既是这么着,很好。

    这会儿还得再去弄一个。

    ”林之孝家的听了,怔怔的瞅着李纨。

    李纨道:“你不知紫鹃这丫头也保不住,像要跟着林姑娘一搭儿走的了。

    ”林家的道:“昨儿见他好好的不是。

    二奶奶要叫他,我还碰了他一个钉子,忽然又怎么了?” 李纨拭泪道:“他伤心林姑娘,晕了过去,如今看是不中用的了。

    ”林家的道:“哭是哭不死人的,紫鹃果然是这样,早就该退送他出去,不过赏给他家里几两银子,是有旧例的。

    里头向来没有给丫头装裹买棺材的事。

    ”正说着,探春走来听见,问起缘由,便向林家的道:“为了林姑娘的事,这里几个人都闹得心慌意乱的,谁还留心到紫鹃身上去!人已死了,难道把一个死人推了出去?说不得旧例新例,只可听大奶奶的吩咐,差不多的再买一口来,叫他亲人进来看一看,胡弄局儿收拾了他,往园子后门抬了出去就是了。

    消停几天,那边去回一声也使得。

    ”林家的听了探春这一番话,再不敢驳回,只得应了一声“是”。

     忽听得里间老婆子、小丫头们直声惊喊,春纤吓得脸上失色,跑到外边告诉道:“刚才见姑娘的手动呢。

    ”雪雁正在院子里晾手帕子,忙赶进来道:“别姑娘活了。

    ”李纨道:“一个痴的,一个又成傻的了。

    当真你们留心,别有猫儿跳动。

    ” 众人你扯我推,都不敢上前。

    李妈道:“姑娘是我奶过的,怕什么!”说着,要过去瞧看,才走了两步,见黛玉的手又是一动,由不得喊声“啊哟”,栽倒地上。

    探春便嚷,着林之孝家的引了众人上去。

    那雪雁到底是伺候黛玉惯的人,心上关切,便不害怕,挡前走近床边,细瞧黛玉口鼻间微有气息,脸上神色亦转了过来,便用手去胸前一摸,微觉温和,连忙过来叫大奶奶、三姑娘道:“你们不信,当真姑娘已有了气,身上也温暖起来了。

    ”李纨、探春忙进来瞧着,向雪雁道:“有现成参汤快端来,给你姑娘灌下。

    ”雪雁忙寻着前儿用剩的半盏,倒在银吊子里头,亲自拿到外边风炉上暖好,倾在茶杯里,端到黛玉身边,把杯子递给春纤,就向杯中超了一小匙,灌在黛玉口内,尚未能全受。

    李纨站在旁边,轻轻说道:“蠢丫头,你把姑娘略略搀起些,那么才好灌呢。

    ”雪雁忙叫小丫头找块手帕子来,接过与黛玉围住两腮,把左手衬入项颈,略略扶起,将参汤慢慢灌下。

    见黛玉双眼微开,轻轻的喊了一声:“啊哟!我走得乏了。

    ”众人都说:“回过来了。

    ”李纨便叫李妈和雪雁两个人把黛玉的装裹宽卸,仍换了随常用的被褥,叫他们都静静的等林姑娘养养神。

    当下点起安神香,一面端整汤水,小心伺候。

     再说紫鹃伤心昏晕,一魂出壳,渺渺茫茫,似无去路,只在沁芳桥、怡红院一带回绕。

    那时金钏送回黛玉来,见了紫鹃问道:“妹妹要往那里去?”紫鹃应道:“我找姑娘呢。

    ”金钏道:“林姑娘在他自己屋里,你快回去罢。

    ”紫鹃还要问话,被金钏一把拉在潇湘馆门首,笑道:“又送回来一个。

    ”顺手把紫鹃一推,跌进院门。

    魂复归舍,苏醒过来。

    小丫头报知,李纨、探春过去看明,叮嘱小丫头们用心照应,又叫人去告诉了林之孝家的话,同探春出了潇湘馆。

    李纨自回稻香村去。

     探春到了秋爽斋,不多一会,见小红同了侍书跑得喘吁吁的赶来道:“老爷就要起身,二奶奶叫我来请姑娘。

    先到潇湘馆去问,他们说大奶奶同姑娘已经走了,就和侍书姊姊找到姑娘这里来的。

    老太太、太太都在宝二爷新屋子里,我还去请大奶奶呢。

    ”说着,飞跑的走了。

    探春便换了衣服,带着侍书去送贾政。

     讲到宝玉病根所起,数年来郁结于中,无可告语。

    前听凤姐说娶林妹妹的谎话,正似醍醐灌顶,心窍皆通,如何忘得了这句话。

    今拜堂后,把宝钗兜巾揭去,见不是黛玉,心里便幌了几幌,顿时如入梦境一般,忙向袭人盘问,袭人又是藏头露尾的话。

    宝玉越发疯傻起来,瞧着宝钗叫林妹妹,道:“你自瑶台月殿下来的,原非俗骨凡胎,也能变化。

    我知你要变了宝姊姊来试我的心,难道我的心你还不知道?快变过来罢。

    ”凤姐在旁没法儿,只得上前劝慰。

    宝玉又哭着拉住他说:“要在你身上变还我一个林妹妹的。

    ”凤姐见宝玉闹的利害,只得顺着他的意思,谎说道:“林妹妹是爱静的,你要那么混闹,他一辈子不肯变过来呢。

    宝兄弟你也乏了,快安安顿顿去睡一觉罢。

    ”宝玉听了这话,便不言语。

    袭人等服侍他睡下,贾母、王夫人各自去安歇。

     到了次日,贾政因除授江西粮道,凭限紧迫,请训后,即于是日束装起程。

    知贾在宝玉屋里,进来站在外间,请出贾母来叩辞,说了几句远离膝下,不能侍奉晨昏的话。

    贾母也叮咛了路途保重一番,便叫袭人扶宝玉出来,向贾政跪下磕了四个头,口是呆呆的跪着,袭人狠命搀扶他不起。

    贾政本想训饬宝玉儿句话,因才完姻之后,又在病中;见贾母在此,只得缩住了口,便喝道:“你还不起来做什么?”宝玉道:“儿子有一句话怪不明白,要回老爷。

    ”贾母见宝玉跪在地上多时,便道:“好孩子,你有什么话回你老子,快起来讲,别这样。

    ”宝玉只得起身站立,定一定神,向贾政回道:“老爷给儿子娶的到底是林妹妹,是宝姊姊?若说娶的是姊姊,人家不该哄我说是林妹妹;若说取的林妹妹,不该换了宝姊姊去。

    咱们上上下下的人,都说娶的是林姑娘,如今来了宝姊姊,叫林妹妹知道了,便怎么样呢?”话未完,贾政一面听着,甚为骇异,--原来指鹿为马的诡计,里头只瞒着贾政--听宝玉之言,不像是疯话,其中必有缘故,便向王夫人道:“宝玉的话是怎么样的?你自然该知道这些。

    ”王夫人一时无词可答,凤姐在旁急得脸涨通红。

    那时李纨、探春都到了,也捏了一把汗。

    贾母此时,没法儿不出头,揽到自己身上道:“这话原是有因的,我先前喜欢林丫头大概同宝玉差不多,原起过这条心。

    想来宝玉这孩子,看光景也猜着我的意思。

    后来我瞧林丫头总是那么多病多灾,不像个享福寿的样儿,又冷了这个念头。

    凤丫头说起金玉姻缘,咱们去求了姨太太,一说就定了,是瞒着宝玉的。

    不知谁在他跟前错说了一句娶林丫头的话,如今在这里唠叨呢。

    ” 贾政听了贾母这番话,心里很不受用,想老太太既然早有这个,甥女儿的性情品格很配得过宝玉,如今姨甥女呢也好,但不该闹出这些谣言来。

    又想起当年兄妹情分,他母亲只留得这一点血脉,虽然在此相依,也怪可怜的。

    意欲埋怨王夫人几句,因这件事有老太太在里头,且木已成舟,说也无用,只得按纳住了。

    便问道:“我听说天天请医生到园子里去给甥女儿瞧病,不知见些效没有?”王夫人正要开口,凤姐因贾政起程吉日,又恐听了伤心,把黛玉的凶信瞒住,便回道:“因是林妹妹的体气太弱,总是好几天病几天,现在上紧给他调治,不过是这么样呢。

    ”贾政叹了一声,拭了几点泪,便辞了贾母,又嘱咐王夫人几句话。

    王夫人同李纨、凤姐、探春等送了贾政出去。

    宝钗虽算新人,因是姨甥女,也随在探、惜姊妹队里。

     一面鸳鸯扶着贾母,自回房去。

     宝玉屋里只剩得袭人、麝月、秋纹和小丫头们。

    袭人见宝玉此时有些清楚,便道:“小祖宗,刚才把我的魂都吓掉了呢,怎么你从来不敢在老爷跟前说话,今儿忽然这样胡说乱道起来,不怕老爷捶你?”宝玉听了生气道:“你还说我呢,刚才老爷驳我一个字回吗?我正要讨老爷一个示下,你们又拉了我进来,到底老爷说明白了没有,给我娶的是谁?”宝玉连问几声,袭人们总不回答。

    宝玉越发气急,死命拉着袭人要往园子里去瞧林妹妹。

     那时袭人只知黛玉已死,--尚未听见回过来的信--深悉宝玉病根,又想此事不能隐瞒到底,譬如外科疗病,一味消散,不趁早开刀使忍一痛,将来日事因循,精神耗乏,攻补两难,必成不救之症。

    主意已定,不如说明,使他大恸一场之后,倒可渐渐的冷了心了。

    便向宝玉道:“我老实和你说了,老爷原要给你娶林姑娘。

    因为林姑娘病重,大夫都回绝的了,所以娶宝姑娘来应你的好日子。

    林姑娘昨儿晚上已成仙去了,要不是宝姑娘和你好,他肯来替死鬼林姑娘吗?别不知好歹,还不感激宝姑娘呢!” 宝玉听了这话,顿时两眼往上一翻,晕过去了。

    麝月一见,便咬得牙齿(石争)(石争)的指着袭人,恨道:“都是你闹出来的事呢!”袭人也吓得冷汗直流,手都提不起来,只是怔怔的呆看。

    麝月连忙上前,左手把宝玉扶起,右手掐住人中。

     秋纹帮着乱叫“宝玉”,小丫头飞跑出去。

    王夫人同李纨一众人都已回来,见小丫头脸上失色,袭人们一片凄楚之声在里边叫唤,王夫人等急忙赶紧。

    钗只站在一旁暗暗拭泪,凤姐上前瞧了一瞧道:“请太太放心。

    ”一面自己上炕来,把宝玉抱住,叫取定神丸来冲服,又叫外边“去请王太医,这会儿且别去惊动老太太”。

     不说众人在此忙乱,且讲宝玉晕去,自知身躯卧病在炕,只见眼前一亮,先前失去的通灵玉在面前一幌,想要去拿,尽是使劲,总提不起手来。

    转念又想:“我因有了这一件东西,闹出这些意外的事来,不如把他舍弃。

    ”依旧闭上了眼,听得有人说道:“何不就把这件东西交还了他。

    ”又听一个人说道:“他是不肯做负心人的,要应他讲过这一句话的,咱们且到大荒山青埂峰前去等他。

    ”宝玉睁眼看时,就是头里发狂病的时候来救度他这个僧人,还有个道士,霎时转身走了,宝玉听了刚才的话,有所感悟,想:“我就死了去见林妹妹,我这一个心也不能剖开来给他瞧瞧。

    除非走这一条路,还可把我的心明一明,对得住林妹妹万分之一。

    但是,老太太、太太这样疼我,老爷总责我不肯念书,无非望我成名。

    一第之荣,便是显扬报答。

    若是就那么抛撇干净了,我不能挽回我不肯念书的罪孽,老太太、太太在老爷跟前说不上我肯念书的真凭实据,也白疼了我。

    必得如此,聊可塞责。

    ”一时主见才定,即便苏醒。

     凤姐与袭人等正在灌治,都说好了。

    王夫人、宝钗与众人都放了心。

    一时贾兰陪王太医进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