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关灯
所以,没有不满贵妃、赵家的臣子指使同派的言官去反对宣和帝此诏,零星一两个认为此举不合皇家礼法的,被宣和帝用孝道一压,言官们也了话说,毕竟他们虽然找不到前例,可他们也找不到第二个自幼与父母失散、一分就是十九年的苦命后妃。

     就这样,赵香云以贵妃之名,布衣素面地回了赵家。

     她并未在赵家住满十九个月,因为当年六月,柳氏便因多病齐发,在儿女孙辈们的陪伴下含笑而逝。

     贵妃大恸,宣和帝亲至赵家吊唁,陪贵妃跪灵一夜。

     第163章 身为朝廷官员,母亲病逝后,赵宴平便写了一封辞官丁忧的折子。

     本朝武将可以免除丁忧只放百日丧假,文官没有这个规矩,宣和帝准了赵宴平的丁忧折子,并赐下五百两治丧仪金。

     赵宴平叩谢皇恩。

     有些事早在母亲病重的时候赵宴平已经计划好了,赵家的根在江南的武安县城,母亲肯定要与父亲合葬,正逢酷暑,一路南下带着棺木不方便,所以赵宴平为母亲安排的是火葬。

     人活一辈子,几十年哀愁喜乐,最后都在一把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丧礼结束,赵宴平带上母亲的骨灰,正式携家人登船南下。

     京城的新宅、生意都得有人打理照料,阿娇将郭兴、翠娘都留下了,郭兴负责看守宅子,翠娘虽然没有什么事,可她现在是叶家的媳妇,孩子们也都在京城,阿娇不想让翠娘与家人一分就是三年。

    这次回江南守丧,阿娇便只带了陈敬、巧娘、春竹以及女儿身边的丫鬟双桃。

     行李有很多,主要就是一大家子主仆的衣物、赵宴平爷仨要看的书,赵宴平、赵昉还好,孟昭再过几年也要下场考科举了,耽误不得。

     这一通忙乱下来,等到上了船,心里激荡的悲伤也沉淀了下去,只剩缅怀与思念。

     六月底出发,赵家一行抵达江南时已是八月初,街头巷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