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递给姬苏,守着姬苏喝了大半杯方才去叫匠人。

     匠人们受了训,听说姬苏传唤,一个个老老实实的拿井水洗了脸和手,才跟着郭义到檐下。

     团蒲只有一个,被姬苏坐了,姬苏只好略略不忍叫三人挨着跪坐在地板上,看自己画的东西。

     “铺子里竹子多,你们是匠人,先给我做个竹床出来吧。

    ”姬苏拿着竹枝指着画,感觉自己此时很有指点江山的豪气。

    “这床分两截做,两侧用长条结实的竹片做绞木,接好固定起来,但不要定死,要能活动。

    ” 姬苏一边说,一边在空处又画下地球上的折叠床半折起来的样子,和折叠完成的样子。

     “小公子,您的意思是……用竹子做个床,可以对折起来?” 白全小心开口,不停的打量砂盘。

     姬苏点头。

    “对,天热了,本公子想在院子里小憩。

    ” “具体怎么做我不管,你们三个商议,只要快点做出来就好。

    ” 大胤只有宫里有床,还是实箱底那种。

    出了宫从官驿到客栈,再到这种普通商户人家,都是正经跪坐及睡地台式榻榻米,姬苏并不喜欢,因为要考校三个匠人的手艺,又加上四处可见的竹子及竹品,姬苏方才灵机一动,想起竹床这个好东西来。

     古代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全靠着各种扇子扇的那一点小风取凉,夏天睡在实木板上,捂着特别难受,竹床多好啊,预防风湿关节炎不说,竹子还自动调节及保持温度,其自身不生凉放热,冬暖夏凉。

     而且竹子处理之后的颜色也柔和温馨,对人的视觉有益。

     至于为何是竹折叠床?姬苏想得好,外头院子乘凉午睡是好,可是万一下雨怎么?总不能放置着淋雨,若做成折叠式样,天气不好的时候方便搬进房里。

     华夏最早的折叠床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它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床身,床栏和床屉三部分构成。

    每半边床身分别由床档、床枋、档枋连绞木等组成。

    这样的床可以折叠,折叠后床架的长和宽都会变小很多。

    史上第一张真正的折叠床还是明朝皇帝朱由校发明制造。

     既然要兼顾实用又兼顾收纳方便,那么竹床与折叠床的综合体就最队符合自己的要求。

     而且从参观街道店铺,并与自己的小店商品种类来看,并州竹业虽然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