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关灯
pt,说道:“二十年前,青阳中学一个14岁的女生,名叫安燕,也是放学后失踪,过了一个月后发现尸体。

    和平婉清一样,死前同样遭受虐待和性侵,同样被割喉和硫酸烧伤。

    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法相似性非常高,特别是灌硫酸这一点。

    ” 许学真:“怎么讲?” 周生:“硫酸这个点当年并没有对外公布,而且二十年前信息流通和现在差很多,知道这个案子的人并不多。

    知晓如此细节除了办案人员,就只剩下。

    ” 蒋昔:“凶手。

    ” 周生点了点头:“是。

    ” 蒋昔:“这么来看,两起凶手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而非模仿作案?” 周生:“不能保证,只是怀疑。

    ” 谷晓:“为什么?两者间有什么地方不同吗?” 周生:“遗弃尸体的地点。

    ” 谷晓:“地点不同不是很正常吗?很多凶手在第一次抛尸地被发现后都会转移。

    ” 傅有:“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 谷晓:“嗯?” 傅有:“我注意到第一起案件尸体是一个月后被发现。

    这意味着凶手并不想让人尽快发现尸体。

    而现在这起尸体是丢弃在田里,太容易被人发现。

    凶手抛尸目的改变了,这一点需要注意。

    ” 周生:“没错。

    二十年前的那起案件尸体被埋在了山上,若不是下暴雨,土壤松动,裹尸体的袋子露出被登山人看到,我们根本发现不了尸体。

    ” 傅有:“若是同一人所为,凶手改变抛尸目的这一变化非常重要,很可能是他这一次作案动机的原因。

    若不是同一人所为,那?” 谷晓好奇:“不是的话,那会是什么?” 傅有:“模仿作案,但这个模仿的细节如此到位,是怎么做到的?凶手为什么要模仿?模仿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是疑点。

    ” 蒋昔:“可是我有个疑问。

    二十年前的凶手不是被缉拿归案了吗?” 周生:“是。

    当年警方认定安燕所在班级的化学老师梁安是凶手。

    ” 蒋昔:“判定依据是什么?” 周生:“犯罪嫌疑人有被学生家长投诉过说其手脚不干净,放学经常留女学生补课。

    他的工作又能轻而易举拿到硫酸。

    ” 蒋昔:“可是这些证据并不充分。

    ” 周生:“学校里有同学证明他经常会单独留下安燕,还有人说曾看见安燕从犯罪嫌疑人办公室跑出来时哭了。

    还有个别老师也表明梁安这人不正经,曾看到对方在报刊亭买色情杂志。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不在场证明。

    最后在警方的追问下,他承认了是他做的。

    这案子也就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