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关灯
    没想到苏含玉提都没提,宽宏大量得很,一听说村民们想跟着养小龙虾,爽快道:“没问题,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们村那么多低洼田,正适合虾稻共作,不过虾苗我还是要收钱的。

    ” “那是当然,虾苗也是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想养的肯定得掏钱跟你买虾苗。

    ”赵成道,“不过大家之前没养过这东西,不知道怎么养,你能教一下吧?” “可以,您统计一下有多少想养的,要是人不多,我可以一个个指导;人多的话,我就开个培训班,一起教。

    ” “培训班?”赵成听到个新鲜词。

     “培训就是教学的意思,养虾培训班跟养虾学堂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大家坐一起听我讲怎么养小龙虾。

    ”苏含玉解释道,说太快忘了翻译成古言了。

     赵成恍然大悟,“有意思,养虾学堂听起来就很有学问。

    ” “农学本来就是一门学问,不止养虾需要技巧,种田、种菜、种树、养鱼、养鸡……也都讲究技巧,只不过很少有人整理和分享,不怎么交流罢了。

    ”苏含玉说道。

     “你说得对,咱们种田也是一门学问,可惜地里刨食的没几个识字,不能著书立说,不然也能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啊。

    ”赵成感叹道。

     “其实若是有人愿意分享,不光能赚钱,也能著书立说。

    ”苏含玉突然想起知识付费来了。

     赵成来了兴致,“这话怎么说?” “假如有人庄稼种得特别好,产量比一般人高出两三成,他要是开课教大家怎么提高产量,每人只收十文钱,你愿不愿意拿十文钱去听他的课?”苏含玉问道。

     “十文钱就能学到他的本事,这当然愿意阿!”赵成毫不犹豫道,“只是,这种诀窍一般人都藏着掖着,传给子孙,哪里舍得教别人。

    ” 苏含玉笑了。

     “这就取决于你怎么想了,教别人能赚钱,为什么不教?无非是怕别人种得跟你一样好,你的东西卖不了好价钱或者卖不出去,得不偿失罢了。

    ” “这么想的人只看到一村一镇,看不到更广阔的地方,楚国有二十个州,每个州有十几个县,每个县有几十个镇,每个镇有几十条村,哪怕整个镇的人都跟你学了,种得跟你一样好,你们镇粮食价格下降了,那又如何? ”你可是收了几万人的钱,这些钱难道不够你买几百亩良田,或者从村里搬去镇上或者县里住,让你经营其他行当?有了钱,子孙都能上学堂,要是中个举人进士,不就成了人上人?这不比守着那点种田经验有价值?” “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和你一样有经验或者比你更有经验的人也开课怎么办,有人听了你的课转头低价卖你的经验怎么办,你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