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小
中
大
安豫王妃喝了茶止了咳,舒服了些,看她们三人皆一脸关怀,便道:“也罢,反正今日的春色也看了。
”说着起身,又道:“泠儿你不必陪我,想赏花便赏花,想弹琴便弹琴,也不要每日里都看书,省得看成书呆子。
” “嗯。
”倾泠点头,起身送母亲,“娘要是明日好了,女儿再陪你来赏花。
” “嗯。
”安豫王妃点头。
巧善自是扶着她回去了。
“铃姨,你也去吧。
”倾泠又道。
知她素来喜独处,是以铃语也没坚持,放下手中果盘,道:“那好,午膳时郡主记得早点回来。
” “嗯。
”倾泠点头。
铃语便也跟着去了。
一时园中便只余倾泠一人,独对满园春色,几只彩蝶翩翩相伴。
又随手弹了几曲,便也歇了,取过丝绢,擦拭着古琴。
琴身是梧桐木的,并未漆有颜色,然年代久远,木色幽沉光滑,虽无华饰,但一见便知并非凡品。
琴身的正中的左侧刻有两排行楷小字: 高山流水 永以为记 这八字刻得极其飘逸,再看却又觉字底筋骨暗藏。
观字可观人之风骨,想来刻这字之人定是风神出尘品性高洁之人。
看着看着,倾泠忍不住伸指轻抚,指尖触及字时,一瞬间心头微微一动。
高山流水。
她是知道这个典故的。
母亲曾经说过那个琴师和他的朋友的故事,母亲说“知己相交当如是”。
是以,自那两人之后,后世皆以“高山流水”来形容知己情谊。
只是这古琴上却为何刻下这几字呢?是不是当年这琴的主人也曾有过一位“高山流水”的朋友?那这琴的主人是谁?他的朋友又是谁呢?若并非如此,那当年又是谁刻上去的?又为什么只刻了这几字?这几字又有何特别的意义吗? 一时间心思竟全沉到了这八字之中,指尖反复的摩挲。
高、山、流、水、永、以、为、记…… 一个字一个字的抚过去,来来回回的慢慢抚摸着,摸着摸着,忽觉得指下的触感略有些不同,于是再摸一遍,这回知道了,是“高山流水”四字略高于下排的“永以为记”。
高、山、流、水。
抚着这四字,倾泠不自禁的微微一笑。
琴曲中是有一曲《高山流水》的,母亲曾经教过她,这么
”说着起身,又道:“泠儿你不必陪我,想赏花便赏花,想弹琴便弹琴,也不要每日里都看书,省得看成书呆子。
” “嗯。
”倾泠点头,起身送母亲,“娘要是明日好了,女儿再陪你来赏花。
” “嗯。
”安豫王妃点头。
巧善自是扶着她回去了。
“铃姨,你也去吧。
”倾泠又道。
知她素来喜独处,是以铃语也没坚持,放下手中果盘,道:“那好,午膳时郡主记得早点回来。
” “嗯。
”倾泠点头。
铃语便也跟着去了。
一时园中便只余倾泠一人,独对满园春色,几只彩蝶翩翩相伴。
又随手弹了几曲,便也歇了,取过丝绢,擦拭着古琴。
琴身是梧桐木的,并未漆有颜色,然年代久远,木色幽沉光滑,虽无华饰,但一见便知并非凡品。
琴身的正中的左侧刻有两排行楷小字: 高山流水 永以为记 这八字刻得极其飘逸,再看却又觉字底筋骨暗藏。
观字可观人之风骨,想来刻这字之人定是风神出尘品性高洁之人。
看着看着,倾泠忍不住伸指轻抚,指尖触及字时,一瞬间心头微微一动。
高山流水。
她是知道这个典故的。
母亲曾经说过那个琴师和他的朋友的故事,母亲说“知己相交当如是”。
是以,自那两人之后,后世皆以“高山流水”来形容知己情谊。
只是这古琴上却为何刻下这几字呢?是不是当年这琴的主人也曾有过一位“高山流水”的朋友?那这琴的主人是谁?他的朋友又是谁呢?若并非如此,那当年又是谁刻上去的?又为什么只刻了这几字?这几字又有何特别的意义吗? 一时间心思竟全沉到了这八字之中,指尖反复的摩挲。
高、山、流、水、永、以、为、记…… 一个字一个字的抚过去,来来回回的慢慢抚摸着,摸着摸着,忽觉得指下的触感略有些不同,于是再摸一遍,这回知道了,是“高山流水”四字略高于下排的“永以为记”。
高、山、流、水。
抚着这四字,倾泠不自禁的微微一笑。
琴曲中是有一曲《高山流水》的,母亲曾经教过她,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