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小
中
大
刘家这些媳妇子除了大房,其他的都动了分家的心思,可是胳膊是很难拧过大腿的,更别说这条大腿还是有外挂的。
对于自家嫂嫂们的小心思,刘芳是摸得一清二楚,她不但不会帮助她们达成心愿,相反会让她们一败涂地。
在分家的这件事上,她和她娘李春华是绝对的同盟。
对她来说,如果一旦分家,分薄了家产不说,她、娘和爹三个人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跟着大房过,这里都是老人跟大儿子过日子,那就意味着,即使她娘还管着家,势必也会名不正言不顺,久而久之,可能会被大房漠视,也就绝不可能过得这般舒心。
二是娘和爹带着她单过,他们日子可能比现在更好,但是对她来说,处境就不妙了。
她可能会和自家的哥嫂侄子们感情淡化,成为明显的两家人,这不利于她成亲后借势。
所以啊,分家是绝对不行的,这事还得找娘通通气。
目前,刘芳最棘手的问题还不是分家的问题,而是她盘点了一下自身技能,再结合了一下自己关于未来的一点想法,她发现不多学点东西,那就不太容易在古代过好了。
单看她这四年来的绣活,在精神异能的加持下,与她娘相比也恐不遑多让了。
刺绣是特别费精神的精细活,她精神力强大,她只要看过她娘演示一遍,便能立即依葫芦画瓢,惹得李春华觉得自家乖女天赋异禀。
现在,她绣一个大件,都能得到二三两银子,这还是她刻意藏拙的结果。
她虽得来银钱不少,也没上交父母,但是私房钱却只有十五两左右。
这正应了那句话,牛即使拉到北京它还是牛。
刘芳是个懒人,她根本就不可能保持一月二三两的收入,那多累啊!自她学会她娘的所有技法后,每月顶多绣五六个荷包,不让手生,多得就再不肯了。
李春华也由着她,毕竟她吃过没日没夜干绣活的苦,不会让女儿因为这点子钱财受罪的。
更何况,这世道做女人本就不容易,待字闺中时不能好好享受,那岂不是要苦一辈子,她是舍不得乖女如此的。
刘芳觉得目前自己虽然已经有一门赖以过活的手艺了,但是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必须再有点什么。
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她似乎是个文盲。
为什么呢?这个时代是个架空朝代,字体虽也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看似与现代的繁体字差不多,但是同样的一个字,读音、释义却不一样,这就让刘芳要重新学习。
她爹刘光远倒是认识几百个字,毕竟有些木
对于自家嫂嫂们的小心思,刘芳是摸得一清二楚,她不但不会帮助她们达成心愿,相反会让她们一败涂地。
在分家的这件事上,她和她娘李春华是绝对的同盟。
对她来说,如果一旦分家,分薄了家产不说,她、娘和爹三个人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跟着大房过,这里都是老人跟大儿子过日子,那就意味着,即使她娘还管着家,势必也会名不正言不顺,久而久之,可能会被大房漠视,也就绝不可能过得这般舒心。
二是娘和爹带着她单过,他们日子可能比现在更好,但是对她来说,处境就不妙了。
她可能会和自家的哥嫂侄子们感情淡化,成为明显的两家人,这不利于她成亲后借势。
所以啊,分家是绝对不行的,这事还得找娘通通气。
目前,刘芳最棘手的问题还不是分家的问题,而是她盘点了一下自身技能,再结合了一下自己关于未来的一点想法,她发现不多学点东西,那就不太容易在古代过好了。
单看她这四年来的绣活,在精神异能的加持下,与她娘相比也恐不遑多让了。
刺绣是特别费精神的精细活,她精神力强大,她只要看过她娘演示一遍,便能立即依葫芦画瓢,惹得李春华觉得自家乖女天赋异禀。
现在,她绣一个大件,都能得到二三两银子,这还是她刻意藏拙的结果。
她虽得来银钱不少,也没上交父母,但是私房钱却只有十五两左右。
这正应了那句话,牛即使拉到北京它还是牛。
刘芳是个懒人,她根本就不可能保持一月二三两的收入,那多累啊!自她学会她娘的所有技法后,每月顶多绣五六个荷包,不让手生,多得就再不肯了。
李春华也由着她,毕竟她吃过没日没夜干绣活的苦,不会让女儿因为这点子钱财受罪的。
更何况,这世道做女人本就不容易,待字闺中时不能好好享受,那岂不是要苦一辈子,她是舍不得乖女如此的。
刘芳觉得目前自己虽然已经有一门赖以过活的手艺了,但是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必须再有点什么。
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她似乎是个文盲。
为什么呢?这个时代是个架空朝代,字体虽也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看似与现代的繁体字差不多,但是同样的一个字,读音、释义却不一样,这就让刘芳要重新学习。
她爹刘光远倒是认识几百个字,毕竟有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