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关灯
    竟然就交给宗政院了。

     “皇兄你”肃王叹了一口气,“畅儿今年也才十一岁,这一次也是被歹人利用,不可惩之过重啊。

    ” “你倒是心慈了!”宣武帝看着肃王竖起眉毛,“你想说我这个皇帝子嗣单薄,如果他死了,太子就没有了手足兄弟?还是想说他那个娘已经死掉了,他也算可怜。

    ” 怡贵妃竟死了,这事肃王倒是不知道。

     “真是的!”宣武帝把手里的毛笔拿起又重重放下,在宣纸上重重溅上一滴墨水。

    “朕今日里好不容易有了些兴致,都被你给毁了。

    ” 肃王抬头看了他一眼,没看到自己的兄长有多生气。

     正此时,太子也从桌案后绕出,跪下来磕了个头。

     “父皇,”他声音诚挚道:“皇儿也请恕弟弟年幼无知之罪,免了他的罪责。

    他已经身受重伤,也算是上天有所惩戒了。

    ” 宣武帝定定看着自己这儿子一刻,缓缓叹了口气。

     第一百一十一章罪责 亭子内一时寂静非常。

     伺候着贵人的内侍们被总管示意退出去,只留下几个人在亭内。

     肃王知道宣武帝为什么叹气。

     即便如他对皇帝忠心,也向来清楚皇权之下兄弟之间情谊浅薄,只要牵扯到夺嫡,便必是你死我活。

    太子东宫之位看似稳固,可只要二皇子动了心思,这一辈子他们都不能再做君安臣忠的皇室兄弟了。

     太子这样,不得不让宣武帝担心他过于仁厚,将来难以令将帅臣民畏服。

     太子见皇帝和肃王都没有做声,又道:“二弟此次,明显是被梁王蛊惑,做了别人的棋子。

    如今事败,想必他已经后悔了。

    求父皇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皇儿以后必然履行好身为长兄的职责,多加引导弟弟。

    ” 宣武帝又是轻声叹了一口气,才抬眼看了肃王一眼。

     肃王假装没有看到,左右四顾看周围的积雪冬景。

     宣武帝的神情顿时变得几分恼怒,可是他还是咳嗽了一声,压下这份不悦,吩咐太子先退下。

     太子应了一声,便在东宫随侍的陪伴下离去了。

     “你就准备置身事外了?”宣武帝踢了一脚肃王身下的椅子,“这孩子善恶不分,太过愚笨。

    他听你的,你怎么不说说为何不能饶了李畅!” “总归是你的儿子。

    ”肃王抿了抿嘴,深不见底的眼眸里几分促狭的笑,“不用你提醒,畅儿这次走了错路,杀了却不是办法。

    且不说他才十一岁,就算他已经大了,到底你就这两个儿子。

    ” 皇帝子嗣单薄,只有这两个儿子。

    肃王这么说,已经算是提醒到了。

     万一太子出了事,大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