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书遥三万里

关灯
这一幕倒是把一旁的商队看笑了,在这枯燥乏味的大路上,这等景象可不常有。

     好不容易响起的欢声笑语却因为一群提刀大汉的出现戛然而止。

     汴州毕竟是远离太安城的蛮荒之地,许多犯事的人又多会被贬到此地,也就铸就了山匪多如牛毛的景象。

     不过,敢在官道上劫货,这伙匪徒约莫是汴州最强横的那伙人了。

     商队运送的是一些丝匹,是最近才在汴州蔓延起来的货物,但一次运送四五车的,还是少见,估计是送给哪个有权有势的大人物的。

     “大爷,这些货是送给刺史大人的,您大人有大量,给小人留下点吧。

    ” 商店最前头一个老人苦苦哀求,却被彪匪一脚踹倒,一时间没有缓过气,昏死过去。

     四五车丝匹自然是被这伙山匪收入囊中,很快便有一刀疤脸的大汉来到那一老一小俩信使前。

     年轻信使并不害怕,嬉笑着将一个布囊打开,里面装的全是信封。

     这伙人能成为汴州最豪横的彪匪不是没有道理的,做山匪有一些人不能劫,其中一个就是这为千家万户送信的信使。

    别的山匪也许饥渴到连信使都不放过,那是饿得眼睛都发绿的饿死鬼,他们绝不会成为这种人。

     那刀疤脸收敛戾气,对年轻信使善意一笑便走开了。

     年轻信使却没有劫后余生的高兴,反而满脸愁苦。

    山匪有山匪的规矩,信使也有信使的道理。

    没有人生来就想落草为寇,谁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可就算上了山,终究还有放不下的人。

     于是,年轻信使的布囊里多了几十封书信。

     所幸商队里没有女子,如今又有信使跟随,那伙彪匪劫了货物后便不伤人了。

     一行商队十几人,劫后余生。

     那位昏迷老人醒来后,得知因为有信使,彪匪不伤人,并不惊讶。

    这也是商队行走的门道,遇到平常劫匪,给点过路钱也就对付过去了。

    遇到这种不惧官府的横匪,就要靠随行信使捡条命。

     在得知老人是为汴州刺史上官义山送货后,年轻信使便相邀同行,理由便是他的布囊里,有一封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