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与友一别,赠剑留情

关灯
,却有些不圆润,却是年轻时所写。

    ”徐况听了也不免唏嘘,这民间可是藏龙卧虎呀! “不知老人家的父亲是何许人也?”王保国见这老儿说的邪乎,便对这老人的父亲有些好奇,因为一个能为了路人而设茶棚,能出对联难倒徐况、孙亮口中的大学士应该也不是常人,因而有此问。

     一旁的徐况也是竖起了耳朵,不由得看了王保国两眼,心想这人心思果然非同常人,一般人听到解云只会对解云感兴趣,可是听王保国一问,便觉这老人的父亲应当也非同小可。

     “家父姓李,讳字敏。

    ” “啊,”王保国听了倒没什么,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李敏是谁,只是徐况,孙亮也是惊叫起来,因为李敏这人太有名了。

     王保国见了这二人的反应,很是奇怪问道:“徐兄,李敏是何许人也?” 徐况有些奇怪望了一眼王保国,那老儿则是直接对王保国翻白眼,孙亮则是懒得理他。

    最后还是徐况解说道:“李敏,字正德,前朝名相,辅佐前朝宋纲皇帝建立了一个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到了现在,李敏创建的许多制度仍在实行,后来年老,乞骸骨告老还乡,上书十七次不许,宋纲皇帝曰,国不可一日无李丞相,百姓不可一日无李丞相。

    连拒十六次,要不是第十七次上书时,太医诊断李丞相只有两年的余命,皇上怜惜老臣,只怕李敏将死在任上。

    后来李敏隐居,无人知其所在,没想到是在这里。

    而后朝中因为没有一人可以威慑群臣,弄得帮派林立,而解云又书生气过重,入朝后,更是朝政混乱,到了夺嫡之争,辅佐厉王夺得大权,却是将前朝的江山就此断送。

    ” 王保国听完这段解说了解了个大概,正准备询问一些其他的事,便听到张管家在茶棚里面叫道:“王强,走了,我们得赶路了。

    ”听到张管家的叫唤,王保国只好忍住探听信息的打算,向徐况、孙亮拱手道:“徐兄,孙兄,在下告辞了,以后有缘再聚。

    ” “王兄何事如此紧急,不如随孙兄和我一同前去京师,以兄台的才学定能在京师占得一番地位的。

    ”徐况见王保国要走,有些不舍,想要将王保国带到京师,到了京师相必那人见了如此人才,大事一定会成功。

     “徐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得随我家小姐一同押镖去保定。

    ”王保国虽然心里很想随徐况一起去,那徐况一看就是世家子弟,同他在一起或许有出头的机会,只是那孙亮他很是不对眼,那徐况似是有些迎合孙亮,只怕去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干脆拒绝,免得日后受人白眼。

     “徐兄,王兄有事就别勉强了,我们的正事要紧。

    ”果然孙亮看王保国也不顺眼,出言阻挠,徐况人精一样,哪听不出孙亮的意思,只好回道:“既然王兄有事,我也不勉强,古时季子赠剑徐君,我欲效古人之为,这是我随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