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不逢时

关灯
就应当绝了从政的心。

    因为他父亲是走资派,二叔是特务,三叔是反革命。

    可天生的冲动,让王国鼎倍受煎熬。

     看着同学们有不少被推荐上了大学,还有一些同学参了军,王国鼎很是着急。

    他虽然学习成绩很好,身体也很棒,但上大学和参军对他来说比登天还难。

     不仅是上大学和参军,就是恋爱,对于这个黑二代的王国鼎来说,也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1968年,山阳地区西山县的五七干校成了全省的典型,而这所干校就位于王国鼎的老家十八寨公社。

    王大虎作为走资派的代表,成为了这所干校的第一批学员。

    和他同在一个班的,还有来自北京的老朋友钟浩然。

     钟浩然是当年王大虎在战场上的对手,王大虎率部投诚,就是由钟浩然出面的接受的。

    钟浩然后来成了卫戍区的一名师长,因说过一些对林副统帅不满的话,也被千里迢迢下放到了西山县五七干校。

    和钟浩然一同来的,还有他的妻子白雪,女儿钟可人。

     白雪在北京时就是一名教师,到西山后,就变成了乡村支教。

    钟可人和王国鼎的年龄相仿,今年都是18岁,她来的身份是下乡知青。

     说实在话,像钟可人这样的知青们,虽然报住到农村广阔天地锻炼的热情,但他们根本没有劳动的技能。

    说句难听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一开始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

     如果有人要研究这本书,故事大概就是从1968年正式开始的吧。

    这一年,王国鼎是18岁。

     王国鼎自小就是在田野里长大的,初中毕业后这几年,更是以一个全劳力的身份投入到了劳动中。

    他想以自己超强的体力劳动来洗刷自己身上的黑色基因,也想以自己良好的表现,来争取一下推荐上大学或参军的机会。

    虽然他也知道,这大概是近于异想天开、痴人说梦的。

     因为王国鼎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技能在王家寨那都是超一流的,加上年龄和知青们也相仿,因此,他就被选派为知青点上的“业务指导”。

     在知青点上,王国鼎认识并爱上了来自北京的姑娘钟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