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台上台下(楔子)

关灯
《官鼎》第1章台上台下(楔子)在线阅读 在对全市11个县市区的经济观摩后,1995年年底,山阳市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回顾,并对明年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在家的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有11个县市区的书记和县长,还有市直综合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

     这次大会,山阳市委书记武士龙非常重视,市四大班子成员都在主席台上就座。

     按照惯例,坐主席台的领导,都是在与会人员全部签到以后,才在一把手的带领下,鱼贯而上的。

     有人曾戏言,说领导就像是冬天的太阳,来的晚,走的早。

     这时,主席台上还空无一人,而会场上已经是黑压压一片了。

    主席台上的领导还没到,台下的与会人员大多都同邻座的老朋友、老相识们聊着天,说笑着。

     在主席台下的前排,西山县县委书记王国鼎、白河县委委书记李大海、东阳县县委书记朱天亮三个人并排而坐。

     他们三个的年纪相仿,各有各的特色和绝活儿,都有着克艰破难的真功夫。

    他们三个人被称为山阳地区,其实也是K省县委书记中的“三剑客”。

     李大海号称是“李闯王”,胆子大,魄力强,能以刚克柔,在城镇发展上闯出了路子。

    朱天亮绰号是“小诸葛”,精于算计,善打小九九,能以柔克刚,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有自己的一套。

    而王国鼎则被人称为“王中堂”,老谋深算,举重若轻,能刚柔相济,在招商引资上项目发展工业上无人能比。

     他们三个人,还是感情深厚的结义兄弟。

    那是早在多年前几个人在省委党校学习时,在一次酒后,也不知是谁最先提议,反正三个人后来真的成了拜把子弟兄。

     当时一说年龄,王国鼎是老大,李大海是老二,朱天亮是老三。

     目前,三剑客已经是山阳市的政坛新星,有传言说,这次全市经济观摩活动结束后,三个人都要被组织上重用。

     从这次观摩的综合考评看,并没有发生意外。

    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中,西山县仍是第一名,白河县和东阳县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朱天亮小声说,看看,主席台这么大,竟然没有咱们的一席之地。

     李大海却大声说,主席台最后排的边上,给你个位置,你坐不坐? 李大海所说的座位,一般都是留给市政协的副主席们的。

     朱天亮不假思索地说,坐!只要给我解决副厅级,让我看大门都行。

     李大海笑了,看看你这出息!能坐上主席台是不错,但咱们哥几个,要坐也要坐在第一排的中间。

    起码也要坐在第一排。

     主席台上第一排坐的都是市委常委,最中间的当然是市委书记武士龙。

    在武士龙的右手坐的是市长汪大洋,左手坐的是市委副书记古笑天。

     听了李大海的话,王国鼎也笑了。

    他给两个老伙计每人让了一根烟说,大哥说的力度是不小,但我认为三弟的话也在理。

    官场上的事,不要多想,争取先坐上主席台再说。

    坐上了,就搭上了这班车。

    现在是后排的边上,但可以慢慢往后排的中间移嘛!移着移着就挪到第一排了。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