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暗流

关灯
自从刘彻和苏任在渭河边钓了一场鱼之后,刘彻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便是命令江充和刘曲髦停止了针对当利公主婚事的一切行动。

    其次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丹房中,除了刘如意之外任何人都不见,其中也包括钩弋夫人和她的那个胖儿子。

    如此之后,很久都没有人再见过他们的皇帝陛下,久到差点让人忘记大汉国真正的掌权者还住在长安城外的某一个宫殿中。

     和刘彻的隐没正好相反,刘据非常活跃,让人觉得几乎已经到了上蹿下跳的地步。

    自苏任回来之后,刘据便时常往苏家跑,来了便和苏任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毕竟刘据是太子,就算苏家人有一千个不愿意,依然得忍着。

    直到有一天,刘据在苏家大门口被苏康拦了下来。

     苏康趾高气昂,对于刘据的问话全都置之不理,无论刘据问什么只有寥寥几个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刘据进入苏家。

    对于旁人刘据这个太子的身份非常好使,但是对于苏康,别说苏康不把他当太子看,即便是刘据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就比苏康高多少。

    自小生活,从小熟络,哪怕现在身份有了很大不同,但儿时的那些情义依旧还在。

    但大家都清楚这种情义还是不要为好,一旦刘据走到了最终哪一步,这情义就可能成为杀头的根源,所以苏康现在就在将这种情义消耗掉,最好能够耗光。

     霍光站在苏康身后,对于眼前两人的举动他心里非常明白。

    苏康蛮横的目的他清楚,刘据忍让的原因他也明白。

    眼看着苏康就剩下将刘据打出去这一招了,霍光这才伸手拦住苏康,然后在刘据身旁低声说了几句。

    谁也没听见霍光说了些什么,但是从刘据的表情上还是明白了些。

     刘据的张扬并非刘据喜欢张扬,一来皇帝不在朝中,很多大事却需要有人来拿主意,刘据既是太子也是监国,这种事理所当然。

    二来不少人对于刘据的张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间田千秋、金日磾众人也曾劝说过,让刘据低调些,可身在朝堂身不由己。

     江充和刘曲髦是很聪明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传话筒。

    这两人官位不是很大,手里的权利却不小,甚至于比当朝丞相都要凶狠几分,但是两人却知道收敛,他们从不再人前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哪怕是面对那些对他们有意见的对手,依旧保持着特有的风度和笑脸。

    最主要的,这两人不勾连,不贪财,不抢功,所以在很早以前这两人让不少人忽视了,等到两人突然崛起之后,再想如何已经不可能了,其中就包括苏任。

     虽然江充和刘曲髦不知道苏任和皇帝在渭河边说了些什么,却能够猜出来其中必然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的一反常态,这让两人很紧张。

    他们心中自然清楚,如今的风光全部系在皇帝的腰间,如果某一天皇帝突然驾崩,如他们这样宠臣的下场历史中屡见不鲜。

     太子刘据并非江充和刘曲髦的首选,他们有最好的人选。

    所以就需要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