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南北

关灯
“有说是谁付的钱吗?” “酒楼也不知道具体是谁付的钱。

    付钱的人,指名道姓,三桌上等酒席送来我们药局。

    ” 许大夫乐呵呵一笑,“看来咱们是真遇到贵人了。

    收下吧!人家一番好意,不能不领情。

    ” 小姑娘惠生脆生生答应下来。

     她就要跑出去,突然想起一件事,回头说道:“今儿我又看见上次那对奇怪的夫妇,就是主动提出付诊金的那两人。

    ” “哈哈哈……” 许大夫放声大笑,“果然是贵人!既然对方不想透露身份,我们也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收下酒席,叫大家伙一起用餐。

    今晚上开荤。

    ” “开荤,开荤……” 最高兴的莫过于几个孩子。

     酒菜丰富,堪比过年。

    甚至比过年吃的还要好。

     今晚就是大家的节日。

     只有节日才能吃到如此丰盛的饭菜。

     吃一口肉,真幸福啊! …… 盛夏来临。

     街角,以前卖水果冰沙的王家媳妇不在了,如今换成了她的儿子儿媳。

     燕云歌要了一碗水果冰沙,尝一尝。

     “还是以前的味道。

    ” 她推荐给萧逸。

     萧逸一口气吃了三碗。

     “爽!” 燕云歌白了他一眼,“当心一会肚子疼。

    吃太多冰的,对身体不好。

    ” 萧逸拍着自己胸口,“放心,我身体好得很。

    ” 这段时间,两人很轻松,也很清闲。

     因为,那群死皮赖脸跟上来的旅游团团员,最近很兴奋地和通天观的道人,以及松山书院的师生干上了。

     每天,雷打不动都往山上跑。

     根本没时间打扰两人。

     燕云歌谢天谢地,好歹耳边是清净了。

     “希望书院的师生战斗力强悍一点,尽量拖延时间。

    ” “肯定差不了,你就是瞎操心。

    ” 萧逸最近染上了吐槽燕云歌的毛病,没少挨脚丫子踩踏。

     燕云歌端着一碗小吃,就坐在街边小凳上面。

     她和萧逸唠叨,“朝廷风气不好,文臣武将都爱打嘴炮。

    这习惯多强大,和书院师生一言不合,又开始了嘴炮习惯。

    ” 萧逸抬杠,“你不让他们嘴炮,难不成让他们打架?就不怕被打得头破血流?” 燕云歌哼哼两声,“嘴炮时间太长,干实事的时间被缩短。

    不好,很不好!” “但没办法改变,对不对?” 燕云歌点点头。

     现行的制度下,似乎的确没办法改变。

     吃了一碗馄饨,肚子好撑。

     萧逸笑话她,“今天吃这么多,明儿至少长两斤肉。

    ” 燕云歌无力吐槽,要不要这么毒舌。

     前面好热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两人跑过去凑热闹,哎呀,貌似还是熟人。

     “我要是没记错,那人是金家的小儿子。

    ” 金家,也是最早在平阳郡投资,跟随燕云歌打天下的大商贾之一。

     城外的水库,堤坝,疏通河流沟渠等等大工程,都有金家人的资金投入。

     算得上是燕云歌铁杆。

     “金家小儿子在这里做什么?”萧逸很好奇。

     两人仔细听了听,得,金家小儿子是在鼓动读书人,同北方的读书人打擂台。

     “北方战乱几十年,文化底蕴被破坏殆尽。

    虽然近二十年,朝廷大力投入北方教育,但北方士子依旧不敌我南方士子。

     今年新皇登基开恩科,朝廷偏袒北方士子,美其名曰平衡。

     此举公然抹杀我等南方士子的努力。

    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公平待遇,我们不服!不服!” “不服!不服!不服!” “我们要和北方士子打擂台,讨公道。

    ” “打擂台,讨公道!” 金家小儿子站在高台上,挥舞着双臂,就像是一个精神领袖,带领着一群读书人闹腾。

     萧逸张大嘴巴,悄声和燕云歌嘀咕,“读书人闹事,这阵仗比当兵的还厉害。

    ” 燕云歌轻声说道:“读书人自古以来,就比当兵的更能闹腾。

    今年恩科,礼部乱弹琴,科举分南北,做得太明目张胆,才会引起南方士子的不满。

    ” 萧逸了然点头。

     往年科举,南方士子独占鳌头。

     会试取士三百名,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