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发财大计

关灯
机会插话。

    他俩的思想,怎么可能跟得上张准的思维呢? “锋哥,我觉得……” 张准已经梳理好自己的思路,有条不紊的说道。

     经过简单的计算,每斤的海盐,基本可以提纯出十四两多的精盐(每斤十六两),换言之,在提纯的过程中,损失并不多。

    尽管在提纯的过程中,有些盐水可能会被浪费掉,但是,一百斤的粗盐,提纯出九十斤的精盐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通常室温下,盐水的饱和浓度是36%左右,而海水的含盐量只有3%左右。

    这意味着粗盐提纯的效率,是海水煮盐的十倍以上。

    十口大锅煮出来的粗盐,一口大锅就能够提纯完毕。

    简单的说来,就是十户人家煮出来的海盐,刚好够杨锐锋一家提纯。

     前提是杨锐锋不增加大锅的数量。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有如此巨额的利润,任何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迅速扩大生产,提纯出更多的精盐来。

    扩大规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大锅的数量了。

    杨家本来有三口大锅,肯定是要第一时间用上的。

     张准建议说道:“明天你将三口大锅都搬回来,将积压的私盐首先提纯出来。

    别人晚上是不煮盐的,但是咱们不行,咱们必须晚上同样开工。

    要是人手不够,你看有什么办法,请几个老实点的,信得过的年轻人,亲戚也行,给个不错的工钱。

    ” 黄氏说道:“我的几个侄子,干活不错,人也老实,我明天就叫他们来。

    ” 杨锐锋用力的点点头。

     按照张准的计算,三口大锅日夜开工的话,每天可以提纯六十斤左右的精盐。

    每天提纯得到的精盐,可以隔天就销售出去,获得的利润用来购买更多的大锅,更多的木柴,雇佣更多的人手,然后提纯更多的精盐。

    六千多斤积压的粗盐,应该不用两个月就能够完全提纯成精盐。

     六千多斤粗盐,经过提纯以后,至少有五千五百斤精盐。

    按照每斤一百五十五文钱计算,总价就是八百五十二两银子。

    当初购买这些粗盐,张准只用了三十两银子,还不到这个价格的半成。

    剔除掉柴火、人工、运输等所有的费用,纯利润不会少于七百五十两银子。

     “七百五十两银子……” 这一次,轮到杨锐锋喃喃自语了。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将来,杨家人都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居然可以赚七百多两银子。

    这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可不是七百多个铜钱!而且,只要技术不泄露出来,还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多的银子。

    至于到底能够赚多少,就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或许是一万,或许是十万,或许是百万…… 杨锐锋不敢想下去了。

     当然,杨家突然赚到了这么多的银子,别人肯定是要怀疑的,甚至有人是要眼红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不过,有张准扎鱼的本事在先,杨家的家境变好了,别人也是无话可说。

    至于眼红,那是肯定的。

    但是,眼红又能怎么样?护卫队现在可是掌握在张准的手中。

     要抢钱,先得过了张准这一关! 【走过路过别错过,兄弟们顺手收藏一下,推荐一下!感激不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