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与上古大神

关灯
三皇五帝 有关三皇五帝的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一三皇: 1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3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4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 二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总体来看,三皇五帝是分为几个时间段的,燧人、伏羲、女娲属于旧石器时代,燧人、女娲为早期,而伏羲为晚期,其余则都属于新石器时代。

    神农、帝喾最早,神农为前大汶口文化,帝喾为早于仰韶文化的裴李岗文化;黄帝、炎帝、颛顼、太昊、少昊基本同时,黄帝属红山文化,炎帝、颛顼属仰韶文化,太昊属薛家岗文化,少昊属于大汶口文化;祝融稍晚,属石家河文化;尧、舜最晚,进入龙山文化阶段,尧位于晋南,属陶寺文化,舜(为)位于晋西南和豫西,属河南龙山文化的造律台类型。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

    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

    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

    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不同的说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

    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

    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

    《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三皇五帝的象征】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

    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或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长人物。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

    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为草木。

    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

    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

    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

    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

    《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

    他是传说中明巢居的人。

    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中国古代神话中明巢居的英雄。

    也称“大巢氏”。

    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