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黎民为重

关灯
边,看见那个叫刘志的一把将他推下桥…… 好狠的一个小孩儿。

     待到醒时,田守信已在榻前等候。

     “殿下,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和兵部尚书陈新甲正在宫门外候着呢。

    ”田守信说。

     崇祯的圣旨是太子代朕巡视京营,因此兵部和京营都不敢怠慢,两个部门的最高长官早早就在宫门外候着了。

     “朱纯臣、徐允祯!” 朱慈烺心里冷笑一声。

     作为第十二代成国公,朱纯臣是靖难名将朱能的嫡传后代,深受崇祯倚重。

     崇祯三年进太傅,九年任京营总督,统领京师全部兵马。

     崇祯给了他莫大的荣宠,然这位国公爷并没有多少忠君之心,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不加抵抗就开城投降,事后又和陈演一起劝李自成称帝,可谓无耻之尤。

     定国公徐允祯是徐达的后代,徐达是世之名将,传到徐允祯这里已经是九代,因为祖上的赫赫声名,所以徐允祯也是京营轮流坐庄的庄家之一。

     徐家世受国恩,但北京城破的时候,徐允祯却想也没想的就投降了李自成。

     这么两个尸位素餐、不忠不义的“勋贵”,朱慈烺一开始就抱了必杀之心。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至于兵部尚书陈新甲,历史上他最有名的就是得了崇祯默许,秘密跟满清谈和。

     不意竟将双方往来的重要信函随手放置在桌上,被书童以为是塘报而抄发了出去,结果满朝震惊。

     清流们愤怒无比,我堂堂大明,岂能跟建虏谈和? 纷纷弹劾陈新甲,连带着也指桑骂槐了崇祯。

     崇祯一怒之下将陈新甲下狱,最后处死,陈新甲死的不冤,不但做事不密,行事也颇为冲动。

     松锦之战如果不是他立主速战,洪承畴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不过陈新甲还算有点干才,历史上,正是他的上书举荐,孙传庭才以从牢中脱困,任兵部右侍郎,并被崇祯派往陕西练兵。

     尤其是松锦战败后,他筹集钱粮,整经备武,颇有知耻而后勇,想要立功赎罪的意思, 因此,朱慈烺暂时忍了他了,就看他之后的表现了。

     “还有,少詹事王铎和左庶子吴伟业在殿门外求见。

    ”田守信说。

     “就说我身体不舒服,让他们回去吧。

    ” 王吴这两位“东宫老师”几乎每天都求见,朱慈烺早已经习惯了。

     “是。

    ”田守信退出去。

     两个宫女为朱慈烺整理衣冠。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身穿飞鱼服,腰杆英挺的锦衣卫疾步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