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小
中
大
。
” 杜满哈哈一笑,“大哥去哪,我就去哪。
” “去方城,找阿和跟嫂子!” · “嫂子,你有几成把握?” 雷一行看了又看姜贞,欲言又止,止又欲言。
姜贞头也不抬,继续绘制地图,“一成。
” 雷一行眼前一黑,声音哆嗦起来,“嫂、嫂子,您,您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啊!” “我们跟随您与大哥多年,出生入死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对于朱穆来讲,一成把握足够。
” 姜贞声音慢悠悠,补完自己未说完的话。
“......” 不是,您说话不要这么大喘气。
雷一行险些一口气上不来。
——跟随嫂子这么多年,他还是不习惯她漫不经心把所有人玩弄于掌心的行事方式。
“嫂子,那咱们按照计划行事?” 雷一行缓了缓,试探问道。
姜贞微颔首。
地图绘制完毕,她搁下笔,抬头看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们。
虽说胜负乃兵家常事,但豫上一次的负着实有些惨烈,追随她的那么多人,只有这些人跟着她逃了出来,护送阿和的人更是音讯全无,至今没有半点消息。
她的小阿和那么娇弱,如何熬得住颠沛流离的日子? 这种问题不能细思,每每想起,便是钝刀子割肉,一寸一寸的疼。
姜贞长眉微蹙。
不行,她必须尽快脱身,去找小阿和。
姜贞抬手掐了下眉心,对赵修文交代,“修文,听诸位叔叔的话,照顾好你阿婆。
” 相豫兄弟三个,与她一样,同样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下面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兄长与弟弟皆在战乱中走失,如今跟着她的是兄长家的儿子,如今十三岁,名唤赵修文,年龄虽小,但是个稳重可托大事的人。
她还在柳阳城时,他受相豫的托付,来柳阳取粮草,送往前线。
不曾想粮草尚未筹集到,盛军便大军压境,柳阳城破,少年跟着她一路逃亡流浪。
“婶娘,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阿婆的。
” 赵修文点点头,声音温和。
“好孩子。
” 姜贞随手拍了拍少年肩膀。
次日,姜贞拿着地图寻朱穆。
朱穆久攻石城不下,这几日正在心烦,听下人报姜贞求见,便挥挥手让人带她进来。
“你不去陪我母亲说话解闷,来我这里做什么?” 朱穆道。
姜贞开门见山,“听闻明公久攻石城不下,特来献策。
” “你?” 朱穆上下看了看姜贞。
他听过姜贞的名声,说什么虽是一介女流,但才干不在相豫之下,不仅治理民生是一把好手,就连排兵布阵也颇为擅长,相豫能从不事生产的游侠,到现在振臂一呼便有无数人响应的起义军首领,她可居首功。
他肯接受她的投奔,也正是因为她的名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她能助他一统天下,他不介意提拔一个女人。
“你一个女人,能献什么策?” 朱穆半信半疑。
姜贞笑了一下,从袖子里取出自己提前画好的地图。
“明公请看。
” 姜贞铺开地图,指给朱穆,“此乃石城,此乃夏城,两城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 “攻石城,夏城来救,攻夏城,石城来援。
” “无论明公攻取哪一城,都会腹背受敌,损兵折将。
” 这话朱穆听了无数次,如今再听,不由得头大如斗,“我知道石城夏城互为犄角,但极难攻下,但若不将这两座城池纳入囊中,我又如何一统南郡乃至江东之地?” “明公,石城夏城既难
” 杜满哈哈一笑,“大哥去哪,我就去哪。
” “去方城,找阿和跟嫂子!” · “嫂子,你有几成把握?” 雷一行看了又看姜贞,欲言又止,止又欲言。
姜贞头也不抬,继续绘制地图,“一成。
” 雷一行眼前一黑,声音哆嗦起来,“嫂、嫂子,您,您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啊!” “我们跟随您与大哥多年,出生入死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对于朱穆来讲,一成把握足够。
” 姜贞声音慢悠悠,补完自己未说完的话。
“......” 不是,您说话不要这么大喘气。
雷一行险些一口气上不来。
——跟随嫂子这么多年,他还是不习惯她漫不经心把所有人玩弄于掌心的行事方式。
“嫂子,那咱们按照计划行事?” 雷一行缓了缓,试探问道。
姜贞微颔首。
地图绘制完毕,她搁下笔,抬头看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们。
虽说胜负乃兵家常事,但豫上一次的负着实有些惨烈,追随她的那么多人,只有这些人跟着她逃了出来,护送阿和的人更是音讯全无,至今没有半点消息。
她的小阿和那么娇弱,如何熬得住颠沛流离的日子? 这种问题不能细思,每每想起,便是钝刀子割肉,一寸一寸的疼。
姜贞长眉微蹙。
不行,她必须尽快脱身,去找小阿和。
姜贞抬手掐了下眉心,对赵修文交代,“修文,听诸位叔叔的话,照顾好你阿婆。
” 相豫兄弟三个,与她一样,同样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下面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兄长与弟弟皆在战乱中走失,如今跟着她的是兄长家的儿子,如今十三岁,名唤赵修文,年龄虽小,但是个稳重可托大事的人。
她还在柳阳城时,他受相豫的托付,来柳阳取粮草,送往前线。
不曾想粮草尚未筹集到,盛军便大军压境,柳阳城破,少年跟着她一路逃亡流浪。
“婶娘,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阿婆的。
” 赵修文点点头,声音温和。
“好孩子。
” 姜贞随手拍了拍少年肩膀。
次日,姜贞拿着地图寻朱穆。
朱穆久攻石城不下,这几日正在心烦,听下人报姜贞求见,便挥挥手让人带她进来。
“你不去陪我母亲说话解闷,来我这里做什么?” 朱穆道。
姜贞开门见山,“听闻明公久攻石城不下,特来献策。
” “你?” 朱穆上下看了看姜贞。
他听过姜贞的名声,说什么虽是一介女流,但才干不在相豫之下,不仅治理民生是一把好手,就连排兵布阵也颇为擅长,相豫能从不事生产的游侠,到现在振臂一呼便有无数人响应的起义军首领,她可居首功。
他肯接受她的投奔,也正是因为她的名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她能助他一统天下,他不介意提拔一个女人。
“你一个女人,能献什么策?” 朱穆半信半疑。
姜贞笑了一下,从袖子里取出自己提前画好的地图。
“明公请看。
” 姜贞铺开地图,指给朱穆,“此乃石城,此乃夏城,两城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 “攻石城,夏城来救,攻夏城,石城来援。
” “无论明公攻取哪一城,都会腹背受敌,损兵折将。
” 这话朱穆听了无数次,如今再听,不由得头大如斗,“我知道石城夏城互为犄角,但极难攻下,但若不将这两座城池纳入囊中,我又如何一统南郡乃至江东之地?” “明公,石城夏城既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