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勾引

关灯
夜里在沈听肆的书房听经文睡着,谢观怜回去后倒头便睡了过去,直到午时才醒来。

     小雾刚从外面回来,见她茫然地倚在床榻边,睁着的一对儿眼珠像是白瓷花缸下浸泡的黑棋子,眼尾洇着朦胧水色,身上素色寝袍薄如蝉纱,靠在床榻边翻看着经书,随之露出的一截皓腕似凝霜。

     小雾同为女子都忍不住多目光流连几眼,然后再开口道:“娘子,刚才我在外面遇见月娘子身边的小雪了,她说月娘子因见了死人,又经受了大理寺的盘问,现在又病了。

    ” “又病了。

    ”谢观怜闻声簌颤乌睫,散去眼底茫然,合上经书的掌心撑在榻沿边起身。

     小雾怕她冷着,忙取下木架上的衣裳披在她的身上。

     谢观怜捻住领口,敛眸沉思。

     月娘似乎总是生病,朗明高失踪那段时日,她一直卧病在床,现在又病了。

     “娘子在想什么?”小雾端来小木杌,坐在她的身边穿针。

     谢观怜拢了拢衣襟,摇首道:“只是在想,之前那要抓我的人,怎么忽然消失了,是谁做的。

    ” 她一直都觉得月娘身边的小雪很古怪,无数次她与月娘在一起,小雪的目光都谨慎地盯着她,好似她会害月娘一般。

     所以出现那件事后,她觉得极有可能与小雪有关。

     因为当时在梅林,是小雪忽将乳茶倒在她的身上,而那男子明显是早就知晓,她什么时候会出现,所以特地在等着她。

     后来她让小雾试探了几次小雪,怀疑只增不减。

     小雪总是偷看她,眼神极其古怪。

     不过她又想不通,自己与月娘关系在明德园最好,小雪为何无端想要害她? 小雾闻言放下手中的绷子,犹豫道:“娘子会不会是暄娘子?与月娘子身边的人无关。

    ” 谢观怜凝向她,“为何这般说?” 小雾如实说:“我刚儿在外面,还看见大理寺的人又传唤了暄娘子过去,听说死人的事与她相关,极有可能是因为情杀。

    ” “情杀?”谢观怜蹙眉,不禁想到此前她曾被朗明高拦过,当时朗明高想用一块手帕结交她。

     也正是因为那件事后,才发生有人想迷晕她的事。

     若是朗明高是因为情杀,那么对朗明高有病态占有欲的人,能杀了他,自然也会想杀她。

     看起来似乎很合理。

     谢观怜忽又想起之前偷盗她那些小衣的人,也有可能是朗明高。

     不过她暂且还不觉得是暄娘。

     暄娘虽是寡妇,但却有一对儿女,不可能会为了男人,而动手杀人。

     谢观怜想了须臾,对小雾说:“此事再看看罢。

    ” 小雾点点头。

     原以为杀人之事还要花些时日,结果下午明德园就传来消息。

     大理寺的人对外宣称朗明高乃是情杀,而凶手是住在明德园里的寡妇:暄娘。

     暄娘早就与朗明高暗度陈仓多时,那些买的胭脂也与她匣子里的极为相似,在被查出来胭脂后,暄娘当场捂着脸恸哭。

     在大理寺的人要带她前去审讯时,她竟露出惶恐,旋即直接一头撞在柱子上,当场咽了气。

     这场杀人案件莫名就此落下。

     得到此消息,谢观怜心中的怀疑不免动摇。

     难道真是暄娘? 得知暄娘畏罪自杀的消息后,谢观怜在禅房内翻看了几本经书,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

     最后她合上书,打算出去一趟。

     小雾见她要出门,拿着帷帽替她戴上:“娘子是要去找悟因法师吗?” 谢观怜摇首,透过帷帽望向窗外,“不寻他,我们去找张正知。

    ” …… 张正知刚与下属吩咐完,有人前来禀告有人求见。

     “不……”他本欲推拒,话从唇边落了一半,陡然峰回路转,挑眉问:“是何人求见?” 随从答:“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道是以前与大人认识,特地前来寻大人过去小佛塔二楼叙旧。

    ” 年纪不大的小姑娘。

     张正知垂眸沉思,想到了谢观怜身边的小雾,遂一壁将凌乱的桌面收拾着,一壁明朗含笑地吩咐:“去,说我一会儿便来。

    ” “是。

    ” 张正知对迦南寺不熟,捯饬一番衣冠面貌后出来寻问寺中僧人,最终才得知小佛塔在何处。

     他阔步赶来时,小雾正候在门口,见他赶来忙不迭地俯身行礼。

     “见过少卿大人。

    ” 张正知摆手,撩袍拾步往上而行,问道:“怜姐姐在何处?” 小雾答:“娘子在里面等着您。

    ” 张正知颔首,跟着小雾走去。

     推开二楼香客室的门,少年白净的额上泌着晶莹的汗珠,俊面薄红,桃花目扬着无害的笑。

     “怜姐姐。

    ” 室内的女子身着素色梨花点缀的衣裙,乌髻半挽,春黛双蛾嫩,闻声转头时对他露出浅笑,宛如古画中的仕女。

     小雾上前将蒲垫摆好。

     张正知进去屈身坐下,目光如炬地盯着对面的女人,嘴上问道:“怜姐姐怎会忽然让人来找我了?” 自那次她说下次再叙旧,他便没觉得她真的会主动让人找她。

     谢观怜抿唇浅笑,柔声道:“上次不是说了吗,原是想早些与你畅谈,但见你又一直在忙,所以便没有来找你,今儿早上,我听人说这件案子已经要结束了,猜想你许是有空,便来找你了。

    ” 话毕,她浅笑晏晏地望着他,语嫣柔柔地调侃:“怎的,没空吗?” 张正知眉骨微扬,笑道:“有空。

    ” 谢观怜提起玉瓷壶,倒了一杯滚烫的乳茶,纤玉的指腹轻推过去:“你离开雁门已有两年,尝尝味道可与雁门的一样?” 张正知目光落在她的指尖上。

     晕红似花蕊,纤长分明,如拈玉瓶的玉瓷观音指。

     他眼神闪了闪,伸手去端,指尖不经意蹭过她的指背:“好。

    ” 从食指传来如羽毛拂过的酥麻。

     谢观怜指尖下意识蜷缩,微扬起眉,觑看对面脸白俊美的少年。

     只见他毫无察觉,仿佛是不慎碰了她,神色清明地端起茶杯垂眸浅呷,还似尝到了心心念念许久的味儿,峰眉舒展,随着笑意脸上多了几分少年的意气风发。

     张正知眉眼皆弯地望着她,说:“就是这个味儿,和雁门一模一样,在秦河这几年,我时常惦念这点儿味道,为此还在府上请了几个雁门的茶师,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今日一尝,算是解了我这两年的馋。

    ” 谢观怜收回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暗忖应是自己的错觉。

     她笑了笑,“听闻秦河不喜吃甜,应当是那些茶师被当地影响了。

    ” 张正知煞有其事地颔首:“的确,秦河什么都是淡的,我初初去秦河,那些人总是不爱搭理我,人都如此,更何况是吃食了。

    ” 秦河是王都,君王皇城在秦河,自古以来又因为庶民与权贵之间泾渭分明,而士族也分高低贵贱,所以皇城脚下的贵族一般瞧不上外地迁移来的,甚至是排外,只有站得够稳,才配屹立在皇城脚下。

     上下阶级无论是在何处都有,他说得淡然。

     谢观怜却知 道,这些年的张氏俨然成为君王的左右臂,张正知不过才年满十八便身居要职,任命大理寺少卿之职位,可不是之前他所言,斩获几处案件得来的。

     听出他话中之意,她揶揄说笑:“少卿大人现在今非昔比,恐怕之前的那些人追悔莫及了。

    ” 一句‘少卿大人’似是在蜜罐子里转了一圈,再含在齿间柔软地脱口而出。

     张正知从未想过,有人会将如此寻常的称呼,唤得这般动听,每一个音儿都踩在他的心口,酥酥麻麻的。

     他的耳廓渐蔓上红痕,强装镇定地乜她:“怜姐姐今日请我来,就是为了调侃我吗?” 谢观怜敛笑,眼尾仍旧有一汪笑出的水光,不经意道:“怎会,是诚心与你叙旧的,顺便好奇,想问问你们这件事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