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赵老太太不疑有他。

     赵宴平骑马来了衙门,这匹马也是老捕头留给他的家产之一。

     刑房的捕快们差不多都到齐了,见到办完喜事的赵爷,大家都笑得特别暧昧,纷纷揶揄起来:“赵爷刚纳了美妾,怎么没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还来这么早?” 赵宴平面冷如霜,冷冷看过去,目光落在哪个捕快脸上,哪个捕快就乖乖闭了嘴。

     赵宴平喊来他最器重的一个年轻捕快,问他:“这三日衙门可有什么案子?” 年轻捕快叫陈庆,今年虽然才十六岁,可他机敏聪慧,脑袋瓜也好使,比那些有资历的老捕快还顶用。

     “回赵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案子,大人都解决了。

    ” 旁边一个捕快听了,无精打采地道:“是啊,都是鸡毛蒜皮,啥时候再来个大案子,兄弟们也活动活动筋骨,再不动动身上都快发霉了。

    ” 赵宴平闻言,冷声道:“大案往往都会牵扯人命,有什么好的?” 那捕快顿时脖子一缩,不敢再言语。

     没有案子,赵宴平让刑房一共三十个捕快排成几排,他带着他们操练武艺。

     练了半个时辰,大家正休息的时候,县衙门口突然有人敲鼓,隐隐有哭冤声传来。

     有人喊冤说明案子来了,哭得这么凶,怕是不简单。

     然而县衙里的捕快分为皂班、捕快、壮班,赵宴平以及他手下这三十个捕快只管传唤原告被告、搜集证据、抓捕犯人,在县衙大堂里站堂的是皂班,看押犯人、动用大刑以及知县老爷出门巡逻负责在前面清道的是壮班之责。

     三班各司其职,除了赵宴平可以去大堂旁听案情,其他捕快们只能在刑房等着。

     赵宴平神色凝重地去了大堂。

     知县谢郢也才从公房过来,皂班诸人都就位后,谢郢看眼站在一侧的赵宴平,命人去带喊冤人。

     喊冤的是一对儿夫妻,家住武安县辖的大盘村。

     妇人哭个不停,他的丈夫张大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