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魔柱现

关灯
天地间生灵越来越多,神位早就满了,而凡人中还不断封仙,从前取之不尽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诸神之中出现矛盾,因此引发大战。

    ” 姬少虞问:“父帝所说,可是灭世大战?” “正是这场战役。

    ”玄帝想起多年前那些血腥厮杀的日子,叹气道,“那场大战可谓天崩地裂,天地人三界混战,所有神祇都被卷入其中,打得大陆开裂,天空破洞,洪水肆虐,整个世界都险些毁于一旦。

    后来各位尊神意识到不对,他们好像被一种无名力量煽动,极易勾起心中的黑暗、暴力,天下神仙妖魔,都被这股无名力量蛊惑,狂热地陷入战争之中。

    不解决这股力量,灭世大战就不会停止。

    ” 书上对灭世大战所言甚少,但那么多神祇在灭世大战中死了,死因总无法避免。

    姬少虞或多或少听说过,帝俊便是因为封印魔柱而亡。

     他猛地想起什么,惊诧道:“这股无名力量,可是魔柱?” 其实姬少虞也不知道魔柱是什么,但书上说魔柱罪大恶极,无论神、仙,见到魔柱都要立刻上报。

    魔柱在他们心里,无疑是最邪恶的东西。

     “没错。

    ”玄帝点头,长叹道,“那时尊神们已经意识到是混沌阴气在煽动三界打仗,但连青帝都对混沌无能为力,帝俊只能以身祭道,封印混沌阴气。

    大战结束后,为了安稳三界人心,青帝没有说这是混沌,而另起了一个名字,称之为魔柱。

    ” 这些事情和姬少虞的认知截然不同,他怔了一会,试着问:“魔柱和魔族有什么关系吗?” 玄帝看着眼神清澈、面容稚嫩的儿子,语气颇为慨叹:“没有关系。

    但是,谁关心呢?” 姬少虞看着玄帝的眼神,猛然明白了玄帝的意思,一下子哑口无言。

     三界中连黄口小儿都知道盘古生于混沌,混沌被视为宇宙中最古老、最神秘的力量。

    如果被他们知道灭世大战竟然是混沌阴气煽动起来的,岂不是会惹得人心浮动? 所以青帝另外创造了一个名字,魔柱。

    作恶多端的是魔柱,和盘古没有任何关系,这样既能维护盘古尊神的形象,也能维护五帝的统治。

     而魔柱这个名字,自然而然会让人联想到魔族。

    如此,三界会本能厌恶魔族,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

     可是,魔族又来源于哪里呢? 姬少虞想着,便问了出来:“父帝,魔族……究竟为什么是魔?” 玄帝轻轻嗤了一声,讽道:“谁让他们的祖先犯了错。

    一群罪臣之后,没杀了他们便是开恩,让他们以魔族的名义苟存于世,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 玄帝的说法印证了姬少虞的猜测,他心中咯噔一声,遍体生寒。

     原来,三界中根本只有神、人,仙是拥有了力量的人,魔,其实就是犯了错、被当权者流放的神。

     甚至连有没有犯错都不好说,有些时候,仅仅是阻了胜利者的路,就已经是错了。

     天下本无魔,有的只是需要维持统治的当权者。

     姬少虞脑子里一团乱麻,一会想到来自魔界、被视为罪孽和肮脏的常雎、黎寒光,一会想到名义上是他的未婚妻,其实和他有着根本利益分歧的羲九歌。

     难怪白帝不喜欢他,姬少虞原本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现在想来,可能白帝压根就没把他当成自家人。

     玄帝端起茶盏,浅浅呷了一口。

    他抬头看到姬少虞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不由生出股无名火:“本尊从小送你读书识礼,但你莫要被那些书教傻了。

    你总有一天要接过本尊甚至你曾祖的担子,你若是连这些事情都接受不了,日后如何管理天界?” 姬少虞在父亲的斥责声中垂下眼睛,起身请罪:“儿臣愚钝,辜负了父帝的栽培,是儿臣不孝。

    ” 玄帝看着他大病初愈的模样,不忍再说重话,拂袖道:“罢了,你先养病吧。

    等病好之后,不要再成日跟着明净神女,让人看了辱没我北天庭的风骨。

    以后,你下午的课程都取消吧,改成帝王心术。

    ” 姬少虞抿唇,心中十分不情愿。

    他的课程都是配合羲九歌的,她学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两人至少有相处时间。

    若是父亲更改了他的课程表,那他岂不是连见到她都很难? 他想要求情,但在玄帝面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咬着唇沉默。

    玄帝压根不在意姬少虞的小情绪,他居高临下丢了句“你好自为之”,就负着手走了。

     姬少虞本来就是强撑着身体,玄帝出去后,他脱力跌倒在地上,眼前一阵阵发黑。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他没有告诉玄帝幻境中真实景象,如今听了玄帝揭秘,姬少虞愈发确定,幻境中那道神秘的声音,和魔柱,或者说和混沌阴气,关系匪浅。

     头晕目眩中,姬少虞耳边似乎又响起蛊惑:“听到了吗,我才是世界本源。

    跟随我,我就可以赐予你无上力量。

    ” 作者有话说: 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

    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为星辰。

    皮肤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东汉末·徐整著《三五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