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关灯
领面,两人等了一会,终于到了最前排。

     “这里签下字。

    ”工作人员示意两人签字。

     刘玉明和老张一人领了一袋面粉。

     “风山一号?”在看到面粉包装的那一刻,老张一愣。

     “大家也看新闻了?” “广告拍的挺长。

    ” “是不是跟这季度的农业政策有关?” …… 其他基层看着面粉包装,也很有兴趣的讨论。

     “什么一号?”刘玉明感觉回家一天,已经和时代脱轨了。

     “面粉广告,在联播前后播的。

    ”老张耐心解释。

     刘玉明打开手机,不一会,了解风山广告事情经过。

     “咱们也是第一批网红面粉了。

    ”刘玉明看完后调侃。

    他不关心面粉广告,但从龙夏联播和网络热搜得出:风山一号品质过关。

     “后天见。

    ”两人在单位门口告别。

    他们后天要求萍水镇做农业工作。

     …… “这么晚回来?”下午五点,刘玉明刚到家门,就见妻子和几个邻居在门口织毛衣。

     “开会时间有点长。

    ”刘玉明停好电动车道。

     “超市面粉便宜了?”有邻居注意到刘玉明的面粉。

     “单位发的。

    ” “真好。

    ” 邻居有些羡慕,不过说归说,她家开的塑料厂,比刘玉明拿死工资强多了。

     “晚上吃饺子?”两人回到家后,妻子看着面粉袋道。

    家里面粉吃完,正好试试新面粉。

     “行。

    ”刘玉明帮妻子和面,接着回房间学习。

     长龙县地处龙夏南部,临近大云山脉,县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现在长龙耕地利用率不到30%,这次工作也主要调动农户积极性。

     就在这用心工作中,屋外传来若有若无的香味。

     “饭好了?” “快了。

    ” 刘玉明被勾的无心工作。

    不一会,两盘子饺子新鲜出锅。

     “要不要拿碟醋?” “不用。

    ”刘玉明直接夹了只饺子。

     饺子馅香肉美,饺子皮更是有一种嚼劲爽滑。

    他吃了一只,又吃向第二只,等一连吃了三只后,有些满足问:“什么馅的?” “猪肉大葱。

    ” “你加调料了?” “还跟以前一样。

    ” 刘玉明将饺子咬开,饺子馅确实还是以前的馅,但饺子皮十分有韧劲。

     “你们单位从哪进的面?这个面很好煮,包的皮儿也不破。

    ”这时妻子絮絮叨叨的说着。

     刘玉明认真咬着饺子皮,饺子皮麦香有韧劲,他想起小时候的春节饺子。

     “叮叮——”恍惚中,门铃响了两下。

     刘玉明放下筷子开门。

     邻居抱着小孩站在外面:“你们家吃什么啊,这么香?” 邻居是刚才一起织毛衣的。

    他们这是三十年老小区,排烟设计的不规范。

    她刚才带的孙子在楼下跳舞,谁知刘玉明家的晚饭越来越香,大伙馋了,她被派为代表打探情况。

     “吃的饺子。

    ”邻居问完,刘玉明连忙招呼两人进屋。

     “挺香的的。

    ”邻居好奇的看向餐桌。

    饭点凑上来有点不礼貌,但刘玉明家的厨房太香了,而且不是那种香精味,是纯天然的。

     “刚出锅,我给你拿个碗?”妻子很有眼力的招呼。

     “不了。

    ”邻居刚要拒绝,只见孙子眼巴巴的看着饺子:“奶奶,我想吃……” “要懂礼貌……”邻居拗不过,给孙子拿了个碗。

     “好吃!”小孙子一连吃了五只,等实在吃不下,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碗。

     “你这孩子!”邻居拿起碗,把剩下的那只吃完。

     在饺子入肚的第一时间,她感到一阵满足:“好吃!”南方人不爱吃面食,但面前饺子口味纯正,比超市三十一袋的还好吃。

     “我再给你盛点。

    ”大家街坊邻居,妻子给邻居拿了个碗。

     邻居这次没有推辞。

    就这样,两人一边吃着,一边聊起近段时间的八卦。

     刘玉明看着两人,想起今天看的广告:选面粉,就选风山一号。

    他原以为电视广告都是过度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