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最后的贝萨因都 第33章风暴
关灯
小
中
大
的痕迹正蜿蜒延伸着。
一只只侦察虫凌空爆炸的时候,小家伙心中却忽然有些遗憾,它有些想念母亲,也想要一个名字。
这个时节,如果在大陆东北端眺望大海,只会看到阴沉的天空、混浊冰冷的海浪,偶尔还可以看到块块飘浮的浮冰。
核战争后气候转冷,又临近冬天,这里也能看得到浮冰了。
风很硬,也很厚重,浓郁的湿冷早就让弱小点的生物们缩回了巢穴,海水中鱼或者其他生物也不多。
过低的温度始终是生命的大敌,而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在寒冷季节尽量减少活动已经成为生物的本能,哪怕是进化没多久的海生变异生物也是如此。
在凭海的高崖上,孤零零地站着一个少女,黑色的长发在海风中猎猎飞舞。
同样舞动的,还有那身破烂的长裙。
她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磨难,长裙破得几乎起不到什么遮挡效果,露出大片大片凝玉般的肌肤。
少女的皮肤光泽隐然流转,却不是柔腻,而是给人以温润中带着坚硬的感觉。
事实也是如此,她的肌肤看似细腻,却是用电锯也难以破伤分毫的。
从坚韧程度看,倒是和苏有几分相似。
这是一片荒芜凄凉的土地,极目四望,不要说没有废弃小镇之类的东西,就连人类曾经活动过的痕迹都看不到。
不要说陆地,翻涌的海面下处处是坚硬的暗礁,所以也是各种舰船躲避的地方,就连水下也没有人类工业活动的痕迹。
然而少女并不孤单,围绕着她的是一百多只战斗虫,在百米空中还悬浮着一只越野车大小的微型母船。
以战斗虫不过几十厘米长的体型来说,这个大家伙的确可以称得上母船。
机械虫群围绕着少女旋转飞行着,里面不多的几只侦察虫所有的感知仪器都已开动。
数百只机械虫群构成的智慧网络中一片混乱,忙着鉴定被包围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从各种仪器传回的数据表明,她属于介于生命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某种特殊形态,而且更加偏向于没有生命。
但是影像分析,她却是个100%的人类少女。
机械的智慧严谨且富有逻辑性,却缺乏足够的弹性。
所有情报和数据都有量化且客观的检定标准,它们很难理解35%是生物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究竟是还是不是?有没有威胁?但是机械的智慧却又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呆板,那黑发的少女,潘多拉,此刻正倾听着机械虫群和远方大部队之间的信息交流。
信息数量庞大,却并不复杂,那是因为所有包围着她的机械虫群都汇总成为一个整体,而后方不知何处的数个机械虫群也分别变成一个信息主体,这样就成为几个智慧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而潘多拉则因为与菲兹德克的特殊关系,能够接收并且破译机械虫群间的联络信息。
特别是当她用父亲和母亲的基因补全身体后,更是可以随意接听并理解大规模机械虫群间的联络信息。
听着听着,潘多拉唇边凝聚起一丝笑意:“因为无法判断我是不是生命体,所以就要召唤其它的机械虫群过来补充吗?这些家伙,果然是机器构成的脑袋,难道数量多了,就能判断得出来?嗯……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潘多拉的笑容凝在了脸上,她在沉思着,难道说这些机械虫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真的会具备模糊判断的功能?这可是智慧生命才会有的功能,而不应该是以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机械体该有的本事。
然而仔细想想,这似乎又不是无法逾越的关卡。
要说困难,反而是人类这样高等生命体的进化更加困难。
一念及此,潘多拉即刻笑了出来,轻声说:“对不起了,就不给你们变得更聪明一点的机会了!” 她一笑和一说话,机械虫群的判定中属于生命体的检定即刻大涨,彻底压倒了对立面。
机械虫群中嗡嗡的引擎声骤然响亮,所有的机械虫都在瞬间做好了攻击准备,再过十分之一秒,几十道高能光束就会将潘多拉洞穿,随后还有十几枚微型导弹会成为第二道保险。
然而它们根本没有机会发出致命一击,因为潘多拉忽然动了,少女的应对方法很简单,她只是飞起几脚,踢起片片碎石,就把周围的机械虫全部击落,甚至低空盘旋的也没落下。
然后拾起一块鸡蛋大小的碎石,用力扔向高空中的微型母船,于是空中就多了团绚烂烟火。
十分之一秒还没有过去一半,潘多拉周围就清静了。
而在机械虫群开火前的瞬间,就已经将潘多拉的影像传递了回去。
黑发少女清楚知道,却没有施加任何的干扰,她就是想让菲兹德克看到自己。
这黑发少女的身体,如今的名字是黑炎。
机械虫群有如一线浪涛,由北而来,滚滚向前。
血腥议会则是海涛前最大的一块暗礁。
涛线越过血腥议会,继续向前。
但是随着涛线前移,机械虫群的密度也随之下降,并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疏漏和空洞。
从血腥议会的内战到机械虫群的出现,整个北大陆乱成一团,流民近半死于战火,其余的则向各个方向逃散。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战场早已延伸到原本的势力范围之外,许多小规模的势力都被灭亡。
比如说大大小小的公司,再比如说合金兄弟会。
更小的势力或者组织则灭亡得无声无息,他们活着的时候就没什么影响力,死也不可能轰轰烈烈。
在能力纵横的年代,普通人就是想拼命也没有机会,换句话说,他们连当个悲剧英雄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狂风暴雨的时代,没有人注意到在南方某个安静的区域,一个全新的人类聚居地正在蓬勃发展。
现在这个聚居地已经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接近两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吸收的外来人,但是最初的几百人明显是骨干。
聚居地背林面水,河水通过水渠注入到一片阶梯型连绵的水池里,经过过滤、沉淀、吸收等等步骤,初步转化为洁净水,最重要的是,辐射度也有所降低,已经可以作为聚居地人们的日常饮用水。
聚居地周围开辟出几大块农田,里面栽种着几种奇怪的植物,虽然不属于常规粮食,但都可以吃,而且产量不算太低,最重要的是,它们生长得极为旺盛,看来用不了一两个月就可以成熟了。
更加醒目的是聚居地旁边的一座工厂。
这竟然是一座真的工厂!几个大的钢罐并排树立着,用蒸汽加着热。
产生蒸汽的锅炉还带动一台小型的发电机,给聚居地供应少量却十分珍贵的电力。
在工厂旁边,第二座工厂已初见雏形,正在安装设备。
所谓设备和流水线,都是居民们用手工的方式生产出来,再加以组装的。
距离第二座工厂不远,第三座工厂正在开挖地基。
如果是从血腥议会出身的技术官员,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三座连在一起的工厂正是支撑血腥议会发展的基石,合成食物工厂。
血腥议会从建立之初就不缺乏能源,所以建立的合成食物工厂基本是全自动生产,产品也非常强调质量,出产的都是营养口味兼备,同时完全没受辐射污染的真正高端商品。
所有有地位的人,基本都是以这种合成食品为主要食材。
当然,真正的上层人物还可以享用真正天然且无污染的好东西,比如说摩根的咖啡。
聚居地的食品工厂工艺原理是一样的,但流程和细节上却有相当大的改动。
大量环节被精简,许多精加工处理工艺被直接取消,所以生产出来的完全是些不能吃的废料,它们粗糙,没有口感,还有不少的杂质和辐射。
惟一可取之处就是高热量,但这恰恰是需要保持体型的上层人士最痛恨的东西。
修改过的工艺消耗的能量少到了最低限度,而且对电力的依赖更接近于零,主要能量和热量供应都是煤炭,在附近不远处就是一个战前留下的小型露天煤矿,产量不大,但供应聚居地绰绰有余。
这样的合成食物工厂生产出来的连半成品都算不上,但是产量多了不止一倍,并且依然是可以吃的。
聚居地的人都可以吃。
在大人物的眼中,这样的东西只能算是猪食,而荒野中的流民在他们眼中,其实连猪都不如。
但是这座工厂一旦建成,意义却显而易见。
它工艺简单,可以依靠手工的方式建造,对能源的需求更加宽泛,有燃料煤就可以,有油料当然更好。
输入原料的种类比原型工厂更加广泛,在荒野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原料供应,许多原本不能吃的植物都可以变成合成食物的原料。
而出产量可以养活5000人。
在荒野上,这绝对是一个大数目了。
还有水,几乎无限量供应的水。
有了这两样保障,再加上人类自身快速的繁衍和缩短过半的发育周期,用不了二十年,这个聚居地就会发展成一个万人的城市。
另一层意义在于,简化的合成工厂可以用手工建造,不需要大量能源,也不需要强大的能力者,只是个别设备或许需要几个二阶力量的能力者搬运而已。
在荒野上,二阶能力者不是很普及,但也绝对不少,比例就和旧时代的高大男人差不多。
这意味着荒野上生存的普通人类重新回到工业社会,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生产来得到食物,而不必象过往那样靠抢劫、拾荒和狩猎生存。
在此之前,有能力建设合成食物工厂的惟有血腥议会或是圣辉十字军这类有力量有物资又有科技底蕴的超级势力。
他们建造出来的工厂当然只会为中上阶层所用,真正需要大量低质量食物的荒野上的住民们,却既没有资源,也不懂得建造合成工厂的技术。
几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变成了习惯和自然,仿佛能力者就应该吃得更好,而没有能力的流民们总要在生死线上挣扎。
聚居地已经修建了围墙,并且有固定的岗哨和守卫,内部的建筑也显得井井有条。
在聚居地一角,是一座小教堂,教堂前的广场颇为宽阔,竖立着六座已经完成的雕像,广场一角还竖着一块石头,刚刚剖开了几个面,就放在了那里。
小教堂还亮着灯,神父正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启示录》这时房门轻轻打开,莎莉走了进来。
她明显瘦了,眼圈深深地陷了下去,脸上泛着病态的苍白。
但是瘦小的身躯给人的感觉是依然燃烧着旺盛的火焰。
“莎莉,你怎么来了?睡不着吗?这可不行,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工作。
如果你病倒了,那么这个聚居地就失去了灵魂。
” 神父微笑着说。
莎莉虚弱地笑笑,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晚上总是觉得心里很不安,似乎在害怕着什么。
不过合成食物工厂已经快建好了,几种新工厂的设计思路刚刚完成,简化过的蒸汽轮机也有了思路,如果能够完成,那我们就不缺电了,只要找到煤就行了。
等蒸汽轮机也造出来,我能做的就真的很有限了。
” “不要小看你已经做的一切,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你其实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一个让普通人不必依赖能力者也能活下去,并且过得好的路。
” 神父和蔼地说。
他总是鼓励莎莉,而且不空洞,句句言之有物。
莎莉阴郁的心情消去了不少,她转而关注神父正在阅读的部分,并且问:“还要多久才能看到第七座使徒的雕像呢?” “这个……” 神父思索着,最后摇了摇头,无奈地说,“我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想法,而且一点灵感都没有。
第七个使徒啊……只能等待着哪一天,主会给我以启示吧。
” 今晚的莎莉格外地心神不宁,她总想要说点什么。
其实说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她不想走,只有待在小教堂里才会使她感觉到平静和安全,所以她想方设法要找些话题。
就在恍惚间,她问了一个早就在心底盘旋许久的问题:“神父,使徒究竟是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莎莉也问过,但那时神父给出的要么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要么就是索性顾左右而言它,但是今晚,神父沉思了一会,缓缓地说:“莎莉,你知道我们人类的能力分为五大能力领域。
” 莎莉点了点头,这是每个能力者的常识,哪怕是一阶的能力者都知道,所以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神父会忽然提到这个。
“使徒是神在人间行走的化身,是神意志的传达者。
所以他们必须要有无上的威势,才能够使神的旨意顺利传达,并且抵挡无信者的诬蔑和进攻。
” 神父这段话听起来还象是传道者常用的套路,也是《启示录》中反复说过的内容,但是他严肃的表情和低沉的声音表明,这一段并不是空洞无物的简单的宗教洗脑。
“把能力域划分为五大领域,并不是随意而为。
或许最初划分出五大能力域有些巧合,但这种巧合又何尝不是神的旨意通过不为人知的方式体现出来?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新的能力被不断发现,旧的能力也在不断更新和强化,几乎所有最初的有关于能力的理论都被证明或多或少地错了,只有能力域的划分标准保留下来,并且不断被证明。
当初人类划分能力域的先见性和准确性已超越了常识。
使徒,其实就对应着这五个能力域,每个能力域都有惟一的使徒,他们在自己专属的领域中拥有无以伦比的能力,其能力强大到堪比神迹的程度。
或者按我们已经习惯的位阶分类的话,每一位使徒,都应该掌握了一种该领域的十二阶能力。
” 神父的话顿时让莎莉张大了口,一时说不出话来。
对于只拥有二阶能力的莎莉来说,就是四阶以上的能力她都不知道几个,在她那单纯、复杂而又干净的心灵中,六或者七阶能力者就是能够毁天灭地的存在,至于更高,对她亦无区别,反正都是无法想象。
不过从神父的话中,她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能力域只有五个,而使徒却有七个,那么多出来的两个使徒又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神父认真地说:“能力域的确只有五个,但七个使徒是《启示录》中所记载的,是神的预示。
我竭尽所思,也只能隐约想明白一点第六使徒的意义和使命,所以雕出了它的石像。
但是第七使徒,至今为止,我仍然没有任何头绪。
我只能反复阅读《启示录》以期待某个幸运的夜晚,神能够给我以一点启示。
” “那么,第六使徒是……” 莎莉继续追问。
她开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第六使徒……” 神父沉吟了许久,才整理好词汇,说:“它应该与其余五位使徒有关,却又在众使徒之上,它的职能,或可称为主手中的剑。
” 莎莉听得似懂非懂,她对于《启示录》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宗教、政治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天然有些复杂,相对地倒是对经济很有兴趣。
同时,莎莉对各类技术,包括纯理论的化学、物理以及数学都有相当高的天分,一切能够用于荒野开发的知识,都象蜂蜜对狗熊一样吸引着她。
神父摇了摇头,并没有深入解释下去。
而就在这时,透过半开的窗户,莎莉忽然看到远方的夜空中忽然出现了大片闪耀的星群,但在快速移动着。
在移动过程中,又有许多流星从星群中坠落,洒向大地。
“神父!快看,那是什么!” 莎莉叫着。
星群移动速度很快,当神父放下经卷来到窗边时,它们已然远去。
神父只看到了隐约几颗坠落的流星。
“它们是什么东西?” 星群和流星雨都很美丽,可是这美丽的景象却让莎莉感觉到冰冷和窒息。
她屏住呼吸,转头望向神父,却看到神父的脸色也显得十分难看。
过了片刻,见深沉的夜空中再无星群闪动,神父才关上了窗户,长长地出了口气,说:“那或许是恶魔的前哨,不知道是谁把它们从地狱中释放出来的。
还好,我们的运气不错,没有在它们的行进路线上。
” 神父转过身,拍拍莎莉的头,说:“好了,去休息吧。
就算那些真的是恶魔,它们针对的也不是我们。
我们只是些普通人,首先
一只只侦察虫凌空爆炸的时候,小家伙心中却忽然有些遗憾,它有些想念母亲,也想要一个名字。
这个时节,如果在大陆东北端眺望大海,只会看到阴沉的天空、混浊冰冷的海浪,偶尔还可以看到块块飘浮的浮冰。
核战争后气候转冷,又临近冬天,这里也能看得到浮冰了。
风很硬,也很厚重,浓郁的湿冷早就让弱小点的生物们缩回了巢穴,海水中鱼或者其他生物也不多。
过低的温度始终是生命的大敌,而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在寒冷季节尽量减少活动已经成为生物的本能,哪怕是进化没多久的海生变异生物也是如此。
在凭海的高崖上,孤零零地站着一个少女,黑色的长发在海风中猎猎飞舞。
同样舞动的,还有那身破烂的长裙。
她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磨难,长裙破得几乎起不到什么遮挡效果,露出大片大片凝玉般的肌肤。
少女的皮肤光泽隐然流转,却不是柔腻,而是给人以温润中带着坚硬的感觉。
事实也是如此,她的肌肤看似细腻,却是用电锯也难以破伤分毫的。
从坚韧程度看,倒是和苏有几分相似。
这是一片荒芜凄凉的土地,极目四望,不要说没有废弃小镇之类的东西,就连人类曾经活动过的痕迹都看不到。
不要说陆地,翻涌的海面下处处是坚硬的暗礁,所以也是各种舰船躲避的地方,就连水下也没有人类工业活动的痕迹。
然而少女并不孤单,围绕着她的是一百多只战斗虫,在百米空中还悬浮着一只越野车大小的微型母船。
以战斗虫不过几十厘米长的体型来说,这个大家伙的确可以称得上母船。
机械虫群围绕着少女旋转飞行着,里面不多的几只侦察虫所有的感知仪器都已开动。
数百只机械虫群构成的智慧网络中一片混乱,忙着鉴定被包围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从各种仪器传回的数据表明,她属于介于生命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某种特殊形态,而且更加偏向于没有生命。
但是影像分析,她却是个100%的人类少女。
机械的智慧严谨且富有逻辑性,却缺乏足够的弹性。
所有情报和数据都有量化且客观的检定标准,它们很难理解35%是生物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究竟是还是不是?有没有威胁?但是机械的智慧却又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呆板,那黑发的少女,潘多拉,此刻正倾听着机械虫群和远方大部队之间的信息交流。
信息数量庞大,却并不复杂,那是因为所有包围着她的机械虫群都汇总成为一个整体,而后方不知何处的数个机械虫群也分别变成一个信息主体,这样就成为几个智慧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而潘多拉则因为与菲兹德克的特殊关系,能够接收并且破译机械虫群间的联络信息。
特别是当她用父亲和母亲的基因补全身体后,更是可以随意接听并理解大规模机械虫群间的联络信息。
听着听着,潘多拉唇边凝聚起一丝笑意:“因为无法判断我是不是生命体,所以就要召唤其它的机械虫群过来补充吗?这些家伙,果然是机器构成的脑袋,难道数量多了,就能判断得出来?嗯……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潘多拉的笑容凝在了脸上,她在沉思着,难道说这些机械虫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真的会具备模糊判断的功能?这可是智慧生命才会有的功能,而不应该是以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机械体该有的本事。
然而仔细想想,这似乎又不是无法逾越的关卡。
要说困难,反而是人类这样高等生命体的进化更加困难。
一念及此,潘多拉即刻笑了出来,轻声说:“对不起了,就不给你们变得更聪明一点的机会了!” 她一笑和一说话,机械虫群的判定中属于生命体的检定即刻大涨,彻底压倒了对立面。
机械虫群中嗡嗡的引擎声骤然响亮,所有的机械虫都在瞬间做好了攻击准备,再过十分之一秒,几十道高能光束就会将潘多拉洞穿,随后还有十几枚微型导弹会成为第二道保险。
然而它们根本没有机会发出致命一击,因为潘多拉忽然动了,少女的应对方法很简单,她只是飞起几脚,踢起片片碎石,就把周围的机械虫全部击落,甚至低空盘旋的也没落下。
然后拾起一块鸡蛋大小的碎石,用力扔向高空中的微型母船,于是空中就多了团绚烂烟火。
十分之一秒还没有过去一半,潘多拉周围就清静了。
而在机械虫群开火前的瞬间,就已经将潘多拉的影像传递了回去。
黑发少女清楚知道,却没有施加任何的干扰,她就是想让菲兹德克看到自己。
这黑发少女的身体,如今的名字是黑炎。
机械虫群有如一线浪涛,由北而来,滚滚向前。
血腥议会则是海涛前最大的一块暗礁。
涛线越过血腥议会,继续向前。
但是随着涛线前移,机械虫群的密度也随之下降,并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疏漏和空洞。
从血腥议会的内战到机械虫群的出现,整个北大陆乱成一团,流民近半死于战火,其余的则向各个方向逃散。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战场早已延伸到原本的势力范围之外,许多小规模的势力都被灭亡。
比如说大大小小的公司,再比如说合金兄弟会。
更小的势力或者组织则灭亡得无声无息,他们活着的时候就没什么影响力,死也不可能轰轰烈烈。
在能力纵横的年代,普通人就是想拼命也没有机会,换句话说,他们连当个悲剧英雄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狂风暴雨的时代,没有人注意到在南方某个安静的区域,一个全新的人类聚居地正在蓬勃发展。
现在这个聚居地已经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接近两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吸收的外来人,但是最初的几百人明显是骨干。
聚居地背林面水,河水通过水渠注入到一片阶梯型连绵的水池里,经过过滤、沉淀、吸收等等步骤,初步转化为洁净水,最重要的是,辐射度也有所降低,已经可以作为聚居地人们的日常饮用水。
聚居地周围开辟出几大块农田,里面栽种着几种奇怪的植物,虽然不属于常规粮食,但都可以吃,而且产量不算太低,最重要的是,它们生长得极为旺盛,看来用不了一两个月就可以成熟了。
更加醒目的是聚居地旁边的一座工厂。
这竟然是一座真的工厂!几个大的钢罐并排树立着,用蒸汽加着热。
产生蒸汽的锅炉还带动一台小型的发电机,给聚居地供应少量却十分珍贵的电力。
在工厂旁边,第二座工厂已初见雏形,正在安装设备。
所谓设备和流水线,都是居民们用手工的方式生产出来,再加以组装的。
距离第二座工厂不远,第三座工厂正在开挖地基。
如果是从血腥议会出身的技术官员,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三座连在一起的工厂正是支撑血腥议会发展的基石,合成食物工厂。
血腥议会从建立之初就不缺乏能源,所以建立的合成食物工厂基本是全自动生产,产品也非常强调质量,出产的都是营养口味兼备,同时完全没受辐射污染的真正高端商品。
所有有地位的人,基本都是以这种合成食品为主要食材。
当然,真正的上层人物还可以享用真正天然且无污染的好东西,比如说摩根的咖啡。
聚居地的食品工厂工艺原理是一样的,但流程和细节上却有相当大的改动。
大量环节被精简,许多精加工处理工艺被直接取消,所以生产出来的完全是些不能吃的废料,它们粗糙,没有口感,还有不少的杂质和辐射。
惟一可取之处就是高热量,但这恰恰是需要保持体型的上层人士最痛恨的东西。
修改过的工艺消耗的能量少到了最低限度,而且对电力的依赖更接近于零,主要能量和热量供应都是煤炭,在附近不远处就是一个战前留下的小型露天煤矿,产量不大,但供应聚居地绰绰有余。
这样的合成食物工厂生产出来的连半成品都算不上,但是产量多了不止一倍,并且依然是可以吃的。
聚居地的人都可以吃。
在大人物的眼中,这样的东西只能算是猪食,而荒野中的流民在他们眼中,其实连猪都不如。
但是这座工厂一旦建成,意义却显而易见。
它工艺简单,可以依靠手工的方式建造,对能源的需求更加宽泛,有燃料煤就可以,有油料当然更好。
输入原料的种类比原型工厂更加广泛,在荒野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原料供应,许多原本不能吃的植物都可以变成合成食物的原料。
而出产量可以养活5000人。
在荒野上,这绝对是一个大数目了。
还有水,几乎无限量供应的水。
有了这两样保障,再加上人类自身快速的繁衍和缩短过半的发育周期,用不了二十年,这个聚居地就会发展成一个万人的城市。
另一层意义在于,简化的合成工厂可以用手工建造,不需要大量能源,也不需要强大的能力者,只是个别设备或许需要几个二阶力量的能力者搬运而已。
在荒野上,二阶能力者不是很普及,但也绝对不少,比例就和旧时代的高大男人差不多。
这意味着荒野上生存的普通人类重新回到工业社会,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生产来得到食物,而不必象过往那样靠抢劫、拾荒和狩猎生存。
在此之前,有能力建设合成食物工厂的惟有血腥议会或是圣辉十字军这类有力量有物资又有科技底蕴的超级势力。
他们建造出来的工厂当然只会为中上阶层所用,真正需要大量低质量食物的荒野上的住民们,却既没有资源,也不懂得建造合成工厂的技术。
几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变成了习惯和自然,仿佛能力者就应该吃得更好,而没有能力的流民们总要在生死线上挣扎。
聚居地已经修建了围墙,并且有固定的岗哨和守卫,内部的建筑也显得井井有条。
在聚居地一角,是一座小教堂,教堂前的广场颇为宽阔,竖立着六座已经完成的雕像,广场一角还竖着一块石头,刚刚剖开了几个面,就放在了那里。
小教堂还亮着灯,神父正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启示录》这时房门轻轻打开,莎莉走了进来。
她明显瘦了,眼圈深深地陷了下去,脸上泛着病态的苍白。
但是瘦小的身躯给人的感觉是依然燃烧着旺盛的火焰。
“莎莉,你怎么来了?睡不着吗?这可不行,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工作。
如果你病倒了,那么这个聚居地就失去了灵魂。
” 神父微笑着说。
莎莉虚弱地笑笑,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晚上总是觉得心里很不安,似乎在害怕着什么。
不过合成食物工厂已经快建好了,几种新工厂的设计思路刚刚完成,简化过的蒸汽轮机也有了思路,如果能够完成,那我们就不缺电了,只要找到煤就行了。
等蒸汽轮机也造出来,我能做的就真的很有限了。
” “不要小看你已经做的一切,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你其实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一个让普通人不必依赖能力者也能活下去,并且过得好的路。
” 神父和蔼地说。
他总是鼓励莎莉,而且不空洞,句句言之有物。
莎莉阴郁的心情消去了不少,她转而关注神父正在阅读的部分,并且问:“还要多久才能看到第七座使徒的雕像呢?” “这个……” 神父思索着,最后摇了摇头,无奈地说,“我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想法,而且一点灵感都没有。
第七个使徒啊……只能等待着哪一天,主会给我以启示吧。
” 今晚的莎莉格外地心神不宁,她总想要说点什么。
其实说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她不想走,只有待在小教堂里才会使她感觉到平静和安全,所以她想方设法要找些话题。
就在恍惚间,她问了一个早就在心底盘旋许久的问题:“神父,使徒究竟是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莎莉也问过,但那时神父给出的要么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要么就是索性顾左右而言它,但是今晚,神父沉思了一会,缓缓地说:“莎莉,你知道我们人类的能力分为五大能力领域。
” 莎莉点了点头,这是每个能力者的常识,哪怕是一阶的能力者都知道,所以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神父会忽然提到这个。
“使徒是神在人间行走的化身,是神意志的传达者。
所以他们必须要有无上的威势,才能够使神的旨意顺利传达,并且抵挡无信者的诬蔑和进攻。
” 神父这段话听起来还象是传道者常用的套路,也是《启示录》中反复说过的内容,但是他严肃的表情和低沉的声音表明,这一段并不是空洞无物的简单的宗教洗脑。
“把能力域划分为五大领域,并不是随意而为。
或许最初划分出五大能力域有些巧合,但这种巧合又何尝不是神的旨意通过不为人知的方式体现出来?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新的能力被不断发现,旧的能力也在不断更新和强化,几乎所有最初的有关于能力的理论都被证明或多或少地错了,只有能力域的划分标准保留下来,并且不断被证明。
当初人类划分能力域的先见性和准确性已超越了常识。
使徒,其实就对应着这五个能力域,每个能力域都有惟一的使徒,他们在自己专属的领域中拥有无以伦比的能力,其能力强大到堪比神迹的程度。
或者按我们已经习惯的位阶分类的话,每一位使徒,都应该掌握了一种该领域的十二阶能力。
” 神父的话顿时让莎莉张大了口,一时说不出话来。
对于只拥有二阶能力的莎莉来说,就是四阶以上的能力她都不知道几个,在她那单纯、复杂而又干净的心灵中,六或者七阶能力者就是能够毁天灭地的存在,至于更高,对她亦无区别,反正都是无法想象。
不过从神父的话中,她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能力域只有五个,而使徒却有七个,那么多出来的两个使徒又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神父认真地说:“能力域的确只有五个,但七个使徒是《启示录》中所记载的,是神的预示。
我竭尽所思,也只能隐约想明白一点第六使徒的意义和使命,所以雕出了它的石像。
但是第七使徒,至今为止,我仍然没有任何头绪。
我只能反复阅读《启示录》以期待某个幸运的夜晚,神能够给我以一点启示。
” “那么,第六使徒是……” 莎莉继续追问。
她开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第六使徒……” 神父沉吟了许久,才整理好词汇,说:“它应该与其余五位使徒有关,却又在众使徒之上,它的职能,或可称为主手中的剑。
” 莎莉听得似懂非懂,她对于《启示录》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宗教、政治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天然有些复杂,相对地倒是对经济很有兴趣。
同时,莎莉对各类技术,包括纯理论的化学、物理以及数学都有相当高的天分,一切能够用于荒野开发的知识,都象蜂蜜对狗熊一样吸引着她。
神父摇了摇头,并没有深入解释下去。
而就在这时,透过半开的窗户,莎莉忽然看到远方的夜空中忽然出现了大片闪耀的星群,但在快速移动着。
在移动过程中,又有许多流星从星群中坠落,洒向大地。
“神父!快看,那是什么!” 莎莉叫着。
星群移动速度很快,当神父放下经卷来到窗边时,它们已然远去。
神父只看到了隐约几颗坠落的流星。
“它们是什么东西?” 星群和流星雨都很美丽,可是这美丽的景象却让莎莉感觉到冰冷和窒息。
她屏住呼吸,转头望向神父,却看到神父的脸色也显得十分难看。
过了片刻,见深沉的夜空中再无星群闪动,神父才关上了窗户,长长地出了口气,说:“那或许是恶魔的前哨,不知道是谁把它们从地狱中释放出来的。
还好,我们的运气不错,没有在它们的行进路线上。
” 神父转过身,拍拍莎莉的头,说:“好了,去休息吧。
就算那些真的是恶魔,它们针对的也不是我们。
我们只是些普通人,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