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拐卖

关灯
赵向晚回应道:“公安大学的教授上课的时候态度很和气。

    ” 赵长庚一听她这话,立马来了精神:“对呀,赵向晚可是出去见过世面的读书人,连她都说大学教授很和气,瑶妹子招人喜欢,带她出国很正常的嘛。

    ” 赵长兴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依然有些不放心:“长庚,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咱们得小心点。

    你赶紧回一封信,让她把大学教授的学校、名字告诉你……” 赵长庚不耐烦听他说教,拿着信封在他面前晃了晃:“好了好了,长兴,今天多谢你帮我读信,我先回家去,瑶妹子他妈还在等消息咧。

    大学教授那么厉害的人,怎么能把名字地址随便告诉别人?再说了,她说出了国没办法联系,要两年以后才能回来,哪里能联系上?” 听着赵长庚与赵长兴的对话,赵向晚消化着刚才赵晨阳提供的线索。

     赵向晚和赵清瑶是小学、初中同学,经常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对她比较熟悉,赵清瑶这人性子直,有点小娇气,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但心肠挺好,会悄悄给赵向晚塞好吃的。

     初中毕业之后,赵向晚进县城读高中,赵清瑶没有继续读书,在家里晃悠了两年之后看村里其它女孩子都出去打工,回来的时候变得洋气不少,也有些心动,跟着往羊城跑。

     赵清瑶人长得漂亮,又有初中文化水平,劳务市场很吃香。

    不过她虽说是农村人,但因为是赵长庚连生了三个儿子之后才得的宝贝女儿,被娇惯着养大,很少干农活。

    她吃不起天天在流水线上劳作的苦,连着换了几个工作,从电子厂到服装厂、再到食品厂,她都不满意。

    现在能够去大学教授家当保姆,还可以跟着出国,的确是个好差事。

     可是,偏偏赵清瑶被人骗了。

    想到这里,赵向晚凝神看向赵长庚手中的信封。

     赵向晚视力好,信封虽晃,却将邮戳看了个清楚:“长庚叔,你把这信封给我看看?” 自赵向晚考上大学之后,她在村里地位陡增,赵长庚依言将信封递过去,嘴里嘱咐着:“你可别弄皱了,我还得存起来给瑶妹子她妈、她哥看呢。

    ” 非常普通的一封平信,收件人是赵长庚,邮寄地址只简单写着辽省弥安市五个字。

    字体较小、有些幼稚,斜向下的笔划会华丽地向上一卷,的确是赵清瑶的笔迹。

     信,是赵清瑶写的。

    只是为并没有把寄信地址写清楚,家里人无法和她联系。

    出国两年无音讯,大学教授所在学校、姓名都不告诉家里人,绝对有问题。

     信封上邮戳的油墨有些重,蹭得字迹模糊,看不太分明,需要得仔细辨认。

    赵向晚举起信封放到眼前,眯起眼努力查看着。

     赵向晚认真严肃的模样,让赵长庚心里打起了鼓。

    赵二福家的三妹子读的是公安大学,公安嘛……不就是警察?难道她发现有什么不对? 赵长兴也感觉出了异样,凑近了问:“向晚,有什么不对?” 赵向晚用手指点着盖在邮票上邮戳:“长兴叔你看,如果这封信从北地弥安市市区寄出,那邮戳应该上面写辽省弥安四个字,中间写日期,下面是具体的街道或邮局所属辖区名。

    可是……这个邮戳上面写的好像不是弥安?” 只可惜,赵晨阳只知道赵清瑶被人拐卖到北方屯子,却不知道具体地址,只能通过手中信封努力寻找线索。

     “是吗?”赵长兴一听,有点心里发慌,一把夺过信封,对着阳光看了又看。

     弥安市,是北方有名的工业城市,赵长兴知道。

    但这邮戳上方分明是五个字!退一万步讲,是辽省弥安市五个字,但从字体结构来看,第三、四个字似乎比弥安这两个字更为复杂。

     “前面两个字,是辽省,对,没错,是辽省。

    ”赵长兴认了半天,终于确定是辽省,那重点就是要辨别出后面三个字是什么。

     赵向晚努力回忆高中地理知识。

     赵仲武脑子灵活,大声道:“谁家有地图啊?在地图上找找,看看有没有差不多的地名。

    ” 听说这封信不是从弥安市寄出,赵长庚有些六神无主。

    虽然说瑶妹子出国让他脸上有光,但那是自己的亲闺女,不能有差池啊。

    如果这封信不对,那……越想越怕,赵长庚的声音带着哭腔:“长兴,长兴,你赶紧找人来认字啊。

    瑶妹子不会有事吧?她不会有事吧?” 村民们一听说瑶妹子的信可能有问题,顿时炸开了锅。

     “我家里有本地图册,我去拿,你们等着!” “我家有地图,不过贴墙上了,我去把它撕下来。

    ” “如果不是弥市寄出来的,那为什么瑶妹子说在弥市大学教授家里当保姆?难道她在说谎?” “瑶妹子虽然娇气了一点,但从来不说假话,不会是被坏人逼的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有点着急。

     都是一个村的,虽然有时候会争吵,有时候会嫉妒,但村里人大都纯朴善良,更何况赵清瑶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孩子,模样周正,笑声清脆响亮。

     人群聚集在赵二福家门口也不是个事儿,赵伯武安置好父母之后,招呼大家进堂屋坐下,燃起炭盆,端茶倒水。

     村委主任赵长兴、妇联主任秦香桂坐在首位,赵长庚死死捏着信,只恨自己不识字,送到赵向晚面前央求道:“三妹子,你在公安大学读大学,肯定懂得多。

    你再帮叔看一眼,看看瑶妹子说的是不是真的。

    ” 赵向晚接过信,感觉到了压力。

     虽说从赵晨阳的讲述里,她知道瑶妹子被拐,但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城市、哪个村庄、哪一户人家。

     没有读心术辅助,一切只能靠用眼睛细心观察。

     信纸只有一页,红色分行线,内容并不多。

     “爸,妈,我在弥市很好。

    李教授和孙阿姨对我很好,宝宝也很听话,每个月工资给我六十,吃的好,穿的好,什么都不用自己花钱。

    过两天李教授就要出国,孙阿姨说宝宝离不开我,所以把我也带上。

    到了国外没办法和你们联系,所以现在写封信给你们,请你们不要牵挂我。

    ” 行文浅显,带着一种极欲表现的夸张,仿佛在掩盖着什么。

     字体稚嫩,笔划偏软,写着写着就往下沉,看着感觉有些疲塌塌的。

    笔划粗细不均,有几个字的收尾划破了纸面。

    尤其是写到“好”字,最后那一横特别用力,仿佛咬牙切齿一般。

    这说明写信人的心情低落、情绪不稳,起伏波动很大。

     第二段的末尾有一团浅浅的水渍,晕开了墨水,疑似泪水。

     最可疑的,是信纸的右上角处,多了几团指甲盖大小、滑溜溜的深色印记。

     赵向晚将信纸拿到鼻子底下,用力嗅了嗅。

     赵长庚可怜巴巴地盯着赵向晚的每一个动作,提心吊胆地等待着她宣布结果。

     半晌,赵向晚抬起头,面色有些凝重。

     赵长庚不敢问,忐忑不安地等着。

     赵向晚将信纸摊开放在桌面上,指着右上角那深深浅浅、滑溜溜的几点印记,示意赵长兴和秦香桂两人细看:“你们看,这是蜡烛油滴落留下的印子。

    ” 赵长兴、秦香桂低下头看了看,用手指抠了抠,刮下来薄薄的一点白蜡,点头道:“是的,是蜡。

    ” 赵向晚说:“弥安市是大城市,用电并不紧张。

    大学校园家属区里都有电灯,很少停电。

    白天有亮、晚上有灯,瑶妹子写信为什么要点蜡烛?”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跟了一句:“是啊,为什么要点蜡烛?” 赵仲武插了一句话:“咱们乡下都拉上了电线,家家都有电灯,用蜡烛的时候很少。

    蜡烛油滴在信纸上,这说明瑶妹子写信的地方很黑,没有灯,点着蜡呢。

    哪有大城市、大学里还点着蜡烛写信?给家里人写信嘛,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 赵向晚赞许地看了赵仲武一眼。

     赵仲武受到鼓舞,继续往下分析:“很黑,没有电灯,只能点蜡烛写信的地方,恐怕只能是在不通电的偏远山村。

    ” 一句话没说完,“咚!”地一声。

     赵长庚连人带椅往后一仰,摔倒在地。

     旁边人手忙脚乱地把他扶起来,赵长庚已经哭喊起来:“我的瑶妹子诶……我的瑶妹子啊!” 赵长兴看他哭得声嘶力竭的,心中不忍,忙安慰道:“别急,别急,事情还不一定呢。

    咱们这么多人,肯定能把瑶妹子找回来。

    ” 赵长庚死死抓住赵长兴的手,哆嗦着嘴:“长兴,长兴,你可得帮忙把瑶妹子找回来啊。

    ” 偏远山村,被逼着写了一封假平安信,瑶妹子一定是被拐了!现在对赵长庚而言,什么出国,什么大学教授家保姆,什么高工资,这些都不重要,他只求女儿安全回来。

     “来了来了,地图册拿来了!” 有人匆匆奔来,手里举着一本全国行政地图册。

     赵长兴也有些紧张,手有些颤抖,半天才翻到辽省地图那几页,在弥市周边寻找着与邮戳上形状相似的地名。

     “先找三个字的。

    ”赵向晚冷静地指挥着。

    邮戳上方最后一个字明显不是市字,三个字地名的可能性最大。

     赵长兴的手指从地图上滑过,赵仲武也凑近来帮他找。

     “这里,这里,峰泰城,是不是这个?” 随着这一声喊,所有人都凑了过来,对照着峰泰城与邮戳上的地名,越看越像,都叫了起来:“对对对,应该就是这个,笔划特别多,峰泰城!就是峰泰城。

    ” 再把峰泰城的地图打开,一点一点地寻找邮戳底下的街道或者邮局辖区名。

     “固宁镇!是固宁镇!” 赵向晚的心往下一沉。

     峰泰城距离弥安市以北两百多公里,不通火车,相对封闭。

    固宁镇应该是峰泰城下辖乡村名,偏远乡村、天寒地冻,交通不方便,怎么寻人? 赵长兴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对赵长庚实话实说:“长庚啊,既然这封信是从峰泰城固宁镇发出来,盖的是那边的邮戳,那说明瑶妹子不在弥安市。

    信上说什么在大学教授家里当保姆,要跟他们全家一起出国,都是骗人的。

    你得有个思想准备,我担心……我担心瑶妹子被人拐卖了!” 赵长庚再没了侥幸心理,泪如雨下,完全没了主张。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赵向晚。

     赵向晚:“报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