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所以我的视线在循望到他膝盖上摊着的一本书页泛黄的书,疑似我书架上的某一本时,不置一词就转了身。

    必须觉悟,最好的方式是尽快完成那件物品的复原,彻底与他了断这场莫名其妙的主雇关系,唯有如此我才能恢复安宁。

     一切本质归理清楚后,在古羲提出今天所有工作都由我来做时,我连惊异的心都没了。

     坐到桌前,身份互换,古羲立在桌对面用讳莫如深的表情看着我。

    不想去研究他表情背后的深意,戴上那副白手套就开始昨天他的工作。

     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确定这件四四方方的物品是否是文物,但它的复原过程与文物异曲同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的艺术文明。

    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

    可随着年代久远、时间流逝,它们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损害,人为或自然。

     比如,眼前这金属物就因锈蚀而失去了本来面目。

    对它修复的第一步就是清楚表面一切附着物,然后才能修补其残缺部分。

    这其中还要考虑到一个历史的年代问题,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人在造物上都有着不同的思想,不能凭主观想象去臆测曾经那时的人的构思。

     另外,修复其实是临摹与仿照,不可能真正将原物归位的。

    这其中必须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然后某些部分要分开处理。

    而在进行修复时,首先要确定原制品材料类别,性能以及损坏情况,对这些还要做文字绘图,照相记录,然后才来定制修复方案,并且取材用料,尽量要采用原制作方法和工序。

     我不是鉴宝专家,也非历史考究者,更是深知文物修复师这潭水极深,所以懂其理并没有去深悟,更多只是在我专业领域上。

     如今古羲却要我这“半桶水”来做金属制品修复,也不知是他胆大还是没心眼,倒不怕我把这东西给修了个牛头不对马面。

    不过怎么看他也不是个没心眼的人! 第一卷:无根简书第24.一双动人的眼 正自腹诽中,清凉的语声不缓不慢地响在对面:“青铜是它的主要用料,年份暂且难定,原本在它外层涂了清油作保护,但因人为的保存不善导致它腐蚀严重。

    ” 我头也没抬地问:“你懂鉴宝?” “略懂。

    ” 略觉讶异,他也有谦虚的时候?过了片刻听到鼠标点击声,不由抬头而看,只见原本站着的人此时坐下正在笔记本电脑前专注地看着什么。

     “稍后把昨天的记录给我看。

    ”古羲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却把我给呆住了:“什么记录?”他从电脑前抬起头,“别跟我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