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关灯
顺调到了慈宁宫。

     但周嬷嬷为人特别低调,完全不提起跟太后的渊源,人前人后依旧谦卑如普通的宫人。

    还是太后硬说她年纪大了,才拨了两个小丫头服侍她。

     这会子太后让她来这储秀宫看着秀女们,正是不放心年贵妃,甚至也不太放心皇后的缘故,就请了这位周嬷嬷出山。

     旁人看她只是太后宫里的寻常嬷嬷,不过年资老些熬年龄罢了,可实则她在太后心里的地位仅次于乌雅嬷嬷——这还是亲近数上,要是论敬重,她可以排头名,太后很是信赖她的眼光和智慧。

     姜恒也想在周嬷嬷面前做的好一点。

     毕竟在《信妃录》的前半本书里,皇上基本上还处于与年贵妃的炽热感情中。

     对年贵妃的态度那是‘喜欢的不行’,对其余嫔妃的态度就是‘基本不行’。

     太后的关照,在后宫里是非常珍贵的庇护。

     女主前期在皇上那里完全排不上号,被皇上记住姓名,还是因为【我的从一品父亲】这项家世光环。

     倒是太后,一开始对瓜尔佳氏寄予厚望。

     只是太后在听这位周嬷嬷提起女主心性太过‘小心忍让’后,就有些失望。

    待女主离开储秀宫的头半年,太后倒是还记得这个合自己眼缘的姑娘,在皇上跟前儿提了好几回。

     只是女主一直是躲避忍让的性子,从不冒头。

    后来太后也就渐渐把她忘了。

    毕竟后宫中除了妃嫔,还有数不清的宫女,都是皇上新人的预备役。

    女子之多,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被太后遗忘后,女主就进入了最凄凉的四年。

     吃过了这顿进宫来耗时最长的午膳后,众人都有些累了,尤其是坚持用长而沉重乌木银筷吃饭的马佳氏,只吃了个半饱,就开始悄悄在桌下活动手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