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意

关灯
,日子也不难熬。

    与大房人再见面,亦和和气气。

     两家人了,没了银钱干系在里头,谁还没个好脸? 夫妻三十六年,吉孟氏知道老头子是想分家了。

    说实话,她心里很不愿,但这事由不得她。

     吉安坐过去,抽走她娘手里那几张值钱的纸,细细翻看。

    县里铺子两间,都在西直街上,买了就赁出去了。

    良田拼拼凑凑有一百一十二亩,旱地三十亩。

    总的来说,她家条件够着小康。

     三个儿子!吉孟氏叹气。

    既然老头子有那心了,那她就要好好想想这家该怎么分?抓住身旁闺女的手,指下细细腻腻。

    这个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也得有一份。

     其实吉安挺能理解她娘。

    吉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没有富裕的祖产。

    现在所有都是老两口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攒下的。

    他们尚没享受成果,孩子就长大了。

    各自成家,各有心思。

     吉家分家,分的是老两口辛勤大半辈子所得的果实。

    关键果实被分尽,他们还很可能会落不着什么好。

     换作是她,她也会不甘心地想要牢牢抓住,不等死不松手。

    将房契、田契还给娘,吉安劝到:“您不要多想,咱们主动总比被动来得好。

    ” 吉孟氏没精打采。

    黄氏躲屋里几天了,吃喝都是大丫头端回西厢。

    她真的是厌恶极了那人,心头的火蹭蹭往上,怎么都消不了,燎得她嘴里都害疮。

     有时她是真想逼老三休了黄氏,可又想想休了之后呢,三房那三个孩子怎么办?落后娘手里,能有好日子过吗? 动不了黄氏,她这口郁气总要撒出来。

    老头子说,这些年自家与村西大房还常走动,都是因当年没撕破脸。

    这是在明着告诉她,再磨下去,她与老三迟早会因黄氏,母子反目。

     一反目,别说母子情,面子情都没了。

     吉孟氏眼前逐渐模糊,她这心里堵得慌,难受得很。

    吉安抽了帕子,轻轻为她擦拭泪,余光瞥见门帘下的鞋,知道大哥回去东厢了,嘴上就没了顾忌。

     “娘啊,我说您就不会享福。

    不分家,一大家子十来口,吃喝尽是您和爹的。

    虽说田地收成和铺子的租金都在您这,但您仔细想想您为了能俭省一点,费了多少心思。

    心思费了,又有谁惦着您好了?” 吉孟氏苦笑,眼泪越擦越多。

     “您今年五十二了,爹还比您大三岁。

    别整日瞧着我,你们就以为自己还年轻。

    明年大哥家信耘,您长孙,都要成亲了。

    您跟爹还要顾三个哥哥到什么时候?” 吉安眼眶也泛红,搂她娘入怀,轻拍着她的背:“您跟爹这回都听我的,把家一分,咱就坐正屋里当老财东。

    三个哥哥每月按时按点上孝敬。

    您和爹养了他们多久,他们也得养你们多久。

     自己劳作了一辈子,便宜不能全给儿孙占了。

    以后我大了,也一样,该孝敬的孝敬,该伺候的伺候。

    ” “呜呜” 吉孟氏终于压抑不住,埋首在女儿肩上呜咽。

     门外吉忠明嗓子眼就似被石块堵实了。

    老妻看不清,但他却不好糊弄。

    昌平二十一年腊月初九,老三请了他这个爹到镇上云客来茶馆喝茶。

    才坐下,就先以茶代酒三敬他。

     他当时心里头对这个儿子已经失望了。

    老三以为在县里买铺子的事,他不知道。

    他真的小瞧他爹了。

     迟陵县就那么点大,能瞒住什么事。

    老三前脚买了铺子,后脚西陈书斋的徐掌柜就差人来告诉他了。

    黄氏娘家父亲在镇上贤客书肆做掌柜,她二哥收旧书,这些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