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收网(二) 永平帝之死

关灯
延光二年七月,哀帝驾崩,驾崩前立河间王为皇太弟,次年一月改元永平,这年号寄托了新帝最大的期待,他临危受命,不得已登基,登基之后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这天下太太平平的,大梁皇室太太平平的。

     只可惜天意总是跟人心愿反着来的,新帝希望万世太平,可这天下却纷争不断。

    自哀帝驾崩、朱家谋反后,天下各地节度使纷纷各自为政,虽没有自立为王,但境内官员也不再由朝廷指派,甚至连收缴来的税收都不再送入中央。

    大家都在冷眼旁观,想看着朱家的下场。

     而被逼得第一个造反的朱荣此时却犹如困兽,他当初是被朱贵妃的刺杀逼得不得不举兵造反,他对自己实力也深具信心,自认哪怕朝廷出动禁军精锐,自己也有一敌之力。

     起初事实也正如他所料,朝廷甚至都没派出禁军精锐,他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派来的军队打回去了,可朝廷的军队败了,但前来围剿他的人多了。

     许多人打着剿灭反贼的旗号想要抢他的家业,甚至他驻守地的外族也趁着他四面受敌时趁虚而入。

    朱荣虽武勇过人,可他也只是武勇罢了,没有半点政治素养,遇到这种事,他凶性一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同来犯的敌人硬杠上了。

     朱家不过发家十多年,能有多少底蕴?哪里禁得住这等车轮战?不过短短半年功夫,朱家就内忧外患四起,朱荣没有退路,可他身边属下却不甘心随他等死。

     朱家靠着流匪起家,得力属下也大多是流匪,这流匪懂什么忠孝廉耻?眼见朱家要翻船了,干脆联手将朱家父子和女眷都杀了,只有朱修远一人在朱荣拼死护卫下逃走。

     一个声势赫赫的朱家、之前甚至能跟皇帝对着干的人家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朱家是覆灭了,可朝廷的威望却再次降到底了,朱家覆灭靠的可不是朝廷军队镇压,而是地方势力。

     这时郑中书提议要大肆封赏剿灭朱家的“义”军,这所谓的“义”军也是流匪,其中不少将领甚至是朱荣以前的属下,就是他们背主,朱家才会败得那么快。

     对这样的“义”军,沈清、陆远不屑一顾,他们虽都算弄权的政客,可心里到底还留着几分风骨,自然看不上这些寡廉鲜耻的人,但郑中书却一力促成这件事。

     郑中书看得很清楚,乱世之中家族想要安身立命,军队必不可少。

    郑家也有家丁,可家丁能有多少人?哪里比得上那些打过仗、见过血的兵丁? 沈家、陆家仗着有镇北王府,对这些兵卒不屑一顾,他们却不想别人有不如自己有,郑家难得有一飞冲天的机会,郑中书一心只想抓住。

    郑中书这会还不知道,自家后院都起火了,他的三侄子已经偷偷跟镇北王联姻了。

     郑皇后这会被新帝荣养在宫中,她听从哀帝的吩咐,将庶子女都接到了身边抚养。

    宫里虽又有了新皇后